1、讀書
讀書正如冰心所說的:“我讀書奉行九個字: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弊x書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讀有意義的書,能讓我們受益匪淺。好的文字愉悅著我們的眼睛,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好的書籍猶如人生導師,啟迪著我們?nèi)绾紊?,怎樣做人?/p>
甚至遇到不能理解的問題可以先記錄下來,過后再尋求解決的途徑,從而使讀書真正成為增長見識,開啟智慧的金鑰匙。古代有鑿壁借光的故事,講的是匡衡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通過鄰居家從洞中透過來的燭光讀起書來,他勇于戰(zhàn)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比當時匡衡的要好的多,因此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每天都與書為友,每一天都親近書籍!使我們的人生更充實、更精彩!
2、讀書
書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也是一座寶藏。它能使我們頭腦豐富起來,知識淵博起來。我們應該從小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
書是陽光,讓我們沐浴在七彩的世界里;書是階梯,讓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巔峰;書是良藥,可以醫(yī)治我們的“頑疾”。
書雖是一種死的物件,但如果你把它當做自己的朋友,它就是一個活的物體。書可以幫助我們,可以豐富我們,可以提升我們,那么你是否讀書了呢?“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庇H愛的同學們,你是否領悟到這其中的奧妙?讀書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書像一艘帆船,讓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它又像啟明星,指引著我前進的道路。同學們,大家要多讀書?。?/p>
3、讀書讓我懂得了樂觀
書海浩瀚,知識無窮。古人常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睆闹锌梢?,古人對書可謂情有獨鐘。自古以來,書本就是人類的好朋友。早至孔夫子,以書為伴,滿腹經(jīng)綸,流芳百世;上至偉人,博覽群書,雄才偉略,振興中華。這不正表明好書在我們社會上重要地位嗎?
記得我讀四年級的第二學期時,在一次語文
幾個星期過去了,我的努力換來了我渴望得到的成績……我深深地知道,是《老人與?!方o了我無窮的力量和樂觀精神。這樣我才能重新站起來,才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會讓自己到達成功彼岸。
我要永遠把好書當做我最好的朋友,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
4、最美讀書故事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幾乎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而我們每次讀不同的書,總會有不同的感受,有時我們會因為書中的悲慘情節(jié)而哭泣,有時我們會因為書中搞笑情節(jié)而捧腹大笑,還有時我們會因為沒有看完書而總是走神……
還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因為看書癡迷而干了一件傻事:上午我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看書,正看到精彩的部分時,門卻突然開了——原來是媽媽來喊我吃中飯了。
有句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書會給我們帶來許多驚喜,有時快樂,又時悲傷,還有時會一驚一乍……但總會讓我們從中獲得豐碩的果實,只要有勇氣爬上最高的那棵樹,就一定會摘到最大的果實!
5、我愛讀書
成長中,有一種經(jīng)歷,讓我受益,有一種收獲,讓我難忘,那就是讀書。書,讓我在黑白世界中,描繪出了繽紛的色彩;書,讓我在學習中不斷走向成功。
有一次,媽媽正在做飯,突然傳來“哎呀”一聲,媽媽就叫我:“馨儀,你快點兒去商店買一袋糖來,快去,急著用?!蹦菚r我正在看《綠野仙蹤》呢沒聽見。媽媽見我不動,又大聲說:“王馨儀,怎么還不去?”
我愛讀書它可以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教育鼓舞我們,我愛讀書,因為它可以使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做新世紀的優(yōu)秀少年!
書,讓我從無知走向成熟,讓我從任性變得明理。在書中,我學會了感恩和包容。
書,伴隨著我成長的每一日,成了我密不可分的伙伴。
6、我愛讀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笔堑?,我從小酷愛讀書,因此常常由書引起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它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每一顆都很獨特,現(xiàn)在就讓我摘下最亮的那顆星星來和大家分享吧!“孩子們,今天我們來搞大掃除!”只見媽媽在那斗志昂揚地說著,特別是大掃除那三個字說得格外重。媽媽又說﹕“我現(xiàn)在來宣布一下任務。小宸拖地,外婆掃地和擦東西,我來洗衣服。至于佳佳就玩吧,別搞破壞就行。好了,大家快行動吧!”
這時眼尖的妹妹扯著嗓子喊:“姐,你消失好久,又從哪里冒出來了?我們把衛(wèi)生都搞好了?!眿寢屄劼曔^來“小書蟲,又躲在哪里啃書了?!蔽疑衩氐匦α诵?,沒有回答,之后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書似瓊漿,我愛書,愛它的美麗,愛它的博大......愛它的一切,和它在一起是最快樂的。
7、我的讀書故事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我開始識字讀書的時候,我根本不了解這句話。不相信書中會有那么多的好東西。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愛看書,那時我得到一本書就會快快讀完,往往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每當我讀完一本書媽媽就會問我這本書主要寫了什么?主人公是誰?我總是回答不上來。媽媽就會讓我再重新讀一遍,慢慢領會故事的內(nèi)容,吸取里面的精華。漸漸地讀書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給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了我力量和勇氣。我愛讀書,讀好書,讀書好,好讀書。我的讀書故事還在繼續(xù)……
8、讀書的故事
書是知識的海洋,遼闊而又平凡,我就是一條需要知識,又渴望知識的小魚,自由的在書的`海洋里遨游。
我喜歡看故事書,里面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著我。我只要拿著一體故事書,就像一只饑餓的小鳥,貪婪又快樂地讀著,周圍的一切仿佛都變得安靜下來。
媽媽一會兒監(jiān)督我看書怎么辦呀?那樣我會十分無聊的,嘆!還好沒有。我對中華成語故事一點也不感興趣,怎么辦呢?我的小腦袋十分聰明,無人可敵,不一會兒就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我把童話書夾到成語書里面,哈哈!這真是全好辦法,把聰明絕頂?shù)膵寢尪简_過去啦!
一本書,就像一壺水,哺育我成長,它讓我生根發(fā)芽,讓我成為一棵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謝謝你!書。
9、讀書
書籍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民族的瑰寶。讀書能讓人知道酸甜苦辣,也能讓人懂得前人的思想及智慧。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有書讀,不像古代,只有世家貴族才有這個資格。而且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也起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因為我們比古人要接受的知識也更多。
讀書要開心。當我們看到一片好文章時,會叫好,但我們看到一則垃圾文章時,會本能的討厭.讀書是用自己的心跟作者的心去交流。才能得到理解,得到感受,得到進步。讀書能讓一個民族進步,能讓一個民族的總體素質(zhì)提高,能讓一個民族的文化得到發(fā)展。
10、讀書伴我成長
讀書是我最大的愛好,在我的生活中,家人關心我,愛護我,他們伴隨著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秋。與此同時還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好友也在伴著我成長,那位好友就是——書。
幼年時,我喜歡讀那本厚厚的《西游記》漫畫。我不止注意那些有趣的漫畫,而且我還對書中的漢字情有獨鐘。因為以前小時候認識的字并不多,所以有些字我經(jīng)常請教媽媽。每當認識一個字,理解一個句子,我都會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就這樣,書成了我幼時的好伙伴,它伴隨著我成長。
書,不僅給了我許多有利的知識,更給我的心靈帶來有利的力量,它讓我明白了許多深刻的哲理,它將永遠伴我成長。
11、讀書伴我成長
當我煩惱的時候,書會幫我驅(qū)走它;當我不高興的時候,書會給我?guī)砜鞓?;當我覺得生活煩躁的時候,書會讓我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書,陪著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那時的我最愛看的書是故事大王,每天晚上,我都會讓爸爸給我講,我不認識字,便只能聽,雖然有的聽不懂,可我還是聽得津津有味,在故事中慢慢睡去,夢里還想著爸爸講的故事。
書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童年里,我需要它;在成長中,我也需要它;有了它,我的童年才會充滿著五彩繽紛;有了它,我的成長才會更加的豐富多彩。
書,永遠跟隨著我,讓我快樂成長!
12、讀書,品一路人生
帶一卷書,行十里路,選一個清靜的地方,看書,聽鳥,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
伴一路西風,踏無聲江東,掬一首唐詩,留戀留戀。留念“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背影,那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如今高力士手中的靴不知何處,貴妃手中的墨跡已經(jīng)消散,你把自己藏在酒壺中,無處可尋你的蹤影,可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仍伴世人,仍聞你身上千年的墨香悠悠……
讀書,我見仲尼厄而作《春秋》,文王拘而演《周易》;讀書,我見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讀書,我見匡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讀書,我見達爾文進化論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讀書,我見……
讀一本書,目光在一筆一劃的小路上漫步,腦海浮千年風雪中徜徉,心靈品一路漫漫人生。
首先,應了解讀書筆記的類型。讀書筆記一般有批注、摘錄、提綱、心得等幾種。寫讀書筆記時,可根據(jù)寫筆記的目的、書的類型及自己的習慣,確定寫什么樣的讀書筆記。
1、批注筆記。
即邊讀邊把自己的看法、疑問等或在書上劃出表示重點、次重點、疑問等等的符號,或在書的'天頭、地腦作些評語和注釋。這種讀書筆記簡單易行,但首先得書是自己的,別人的書,不能亂畫;即使是自己的書,下批注時也應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對不對?怎么表述才簡明,然后才寫。因書上的空白處不多,想到就寫,寫了又感到不合適,那就會把書劃得亂七八糟了。
2、摘錄筆記。
就是將書中的精彩觀點、新穎材料及
3、提綱筆記。
就是將讀過的書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nèi)容要點及寫作方法等等,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寫出來。
4、心得筆記。
就是閱讀后,將自己的心得、
5、仿寫筆記。
即模仿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學以致用。
6、評論筆記。
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煞譃闀⒅饕獌?nèi)容、評論意見。
7、簡縮筆記。
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后,抓住主要內(nèi)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不同的讀書筆記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據(jù)實際選擇、確定。
其次,不論寫什么樣的讀書筆記,有幾點是共同的,也是應注意的。
①必須認真地讀懂原作。這是寫好讀書筆記的前提。提綱筆記、心得筆記要以讀懂原作為基礎。就是摘抄筆記,也應細讀原文。否則,你的摘抄就可能斷章取義,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態(tài)度要嚴肅、認真、細致。嚴肅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故意斷章取義;認真,指應該認真閱讀,認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點、重點、精彩的地方,不能馬虎從事;細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對,不能有誤差,連原書作者、出版者、出版時間等也要記得詳細,不要怕麻煩。因為這時的任何粗心,都會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價。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這段名言,卻因沒記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處,那時恐怕連書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時記得細致,就不會有這種麻煩了。
讀書筆記的概念及實例
人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把自己閱讀書籍的
讀書筆記的作用
(1)作讀書筆記可幫助記憶,彌補腦力不足,有效提高讀書效率。
(2)做讀書筆記可鍛煉思考能力。讀完書用筆記記下來,想一想,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鍛煉人的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分析綜合能力。
(3)可積累有用材料,開拓視野,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4)作筆記會產(chǎn)生新的思考,有利于發(fā)現(xiàn)新問題,有利于研究新問題。
讀書筆記的種類
讀書筆記種類很多,一般分為四大類。
(1)摘要式。
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辟語句,然后有用數(shù)據(jù)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準備。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tǒng)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shù)字。
(2)評注式。
評注式筆記不單摘錄,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和評價。常用方法有書頭批注。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注、折頁作記號;然后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jù)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nèi)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3)心得式。
即讀后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后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fā)。常用方法有:札記,也叫札記,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心得,也叫讀后感。將讀書體會、感想、然后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4)記載式。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然后長處是便于保存,然后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于分類,節(jié)約紙張和日后查閱。
3)卡片。
好處便于分類,可按目排列,便于靈活調(diào)動又節(jié)省紙張,但篇幅小,內(nèi)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然后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注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紅樓夢》讀書筆記摘抄1
茶,本就是這一片簡簡單單、淡雅清新的樹葉,卻惹得中國這座溫婉的古國蕩起了層層漣漪?!澳肷盍_細,瓊?cè)锢渖鸁?。一種風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煩?!秉S庭堅在《滿庭芳》對茶持這樣態(tài)度;“紅紗綠,春風餅。趁梅驛、來云嶺。紫桂巖空瓊竇冷。佳人卻恨,等閑分破,縹緲雙鸞影。一甌月露心魂醒?!秉h懷英把對茶的情誼寄托在這首《青玉案》中;“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煜若春敷。”杜毓在《禮賦》中以飽滿的熱情,歌頌了祖國山區(qū)孕育的奇產(chǎn)茶葉,描繪品評新茶的特殊感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杯,寄與愛茶人?!卑拙右自凇渡饺宀栌袘选芬灿羞^精彩的描繪。
而《紅樓夢》這部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巨著、世界文學的瑰寶的作者就是一個白居易所期望的“愛茶人”。
一些雅士做過這樣的考證:一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中有273處寫到了茶,全書提到仙茗一種、名茶七種、外國茶一種。其中,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六茶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龍井茶、楓露茶、女兒茶、漱口茶等多種,更有小廝名喚“焙茗”。不夸張地說,在讀每回章節(jié)中都能聞到茶的清香,嘗到茶的甘醇,可謂是“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所以,民間有諺語說:“讀了紅樓想喝茶”,這樣的描寫一點都不為過。
另外,《紅樓夢》中對茶的用水、烹茶的藝術、精美的茶具和茶禮習俗的描述也都非常詳細。而且,從作者對茶用墨的多少和對茶文化的了解來看,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絕不是一人所寫。
除了茶以外,《紅樓夢》擁有繁盛的花草世界,充滿靈性的它們不僅是各個場景的點綴,也襯托了人物的性情——薛寶釵所居住的蘅蕪苑,多以香草遍植,雖整體造型樸素淡雅,但濃郁的香氣暗暗將寶釵寓于俗世中的富貴嫵媚。同樣,“孤標傲世”的林黛玉所住瀟湘館,為蒼翠的湘妃竹所環(huán)繞,既表明黛玉擁有竹子一般的氣節(jié),也點出她為愛情歸還斑斑血淚。木訥懦弱的賈迎春配以“不勝愁”的“蓼花菱葉”,“檻外人”妙玉配以寒冬中苦苦修行的紅梅,嬌憨豁達的史湘云配以明媚鮮艷的海棠……更有寶玉生日宴上的行酒令、海棠詩社的由來,因海棠花而起;芒種節(jié)祭花神,黛玉有《葬花吟》;中秋題詠菊花詩,一共吟詠菊花韻事十二種;香菱與芳官等人斗草,一連數(shù)出觀音柳、羅漢松、君子竹、美人蕉等花草名……
浩瀚紅學,不但讓我們收獲了豐富多彩的知識,更了解到藝術家從事創(chuàng)作,缺少生活不行,缺乏藝術修養(yǎng)也不行。在一個安靜的下午,聽雨打屋檐的脆響,品一口清茶,翻一頁紅樓,貪婪的嗅著空氣中彌漫的雛菊花的味道,不得不感嘆時光荏苒,歲月靜好。
《人生》讀書筆記摘抄2
近日借的書都還可以,每天做點兒開卷有益的事。不知怎的,有本書自從書名印入我腦海就一直接忘不了了。路遙的《人生》幾次都想借來看,但在圖書館都沒找到。算了,在網(wǎng)上百來了一本電子的。感動著加林和巧英的愛情也感動著感情與理智之間的抉擇。結(jié)局雖然不那么完美,但是總覺得人生或許就該是這樣的。人活著,就要對自己的選擇有所擔當。
書中有幾段風景的描寫,非常傳神,看著仿佛身臨其境。
外面的陽光多刺眼??!他好像一下子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天藍得像水洗過一般。雪白的云朵靜靜地飄浮在空中。大川道里,連片的玉米綠氈似的一直鋪到西面的老牛山下。川道兩過的大山擋住了視線,更遠的天邊彌漫著一層淡藍色的霧靄。向陽的山坡大高分是麥田,有的已經(jīng)翻過,土是深棕色的;有的沒有翻過,被太陽曬得白花花的,像剛熟過的羊皮。所有麥田里復種的糜子和蕎麥都已經(jīng)出齊,泛出一層淡淡淺綠。川道上下的幾個村莊,全都罩在棗樹的綠蔭中,很少看得見房屋;只看見每上村前的打麥場上,都立著密集的麥秸垛,遠遠望去像黃色的蘑菇一般。
太陽剛剛落山,西邊的天上飛起了一大片紅色的霞朵。除過山尖上染著一抹淡淡的桔黃色的光芒,川兩邊大山濃重的陰影已經(jīng)籠罩了川道,空氣也顯得涼森森的了。大馬河兩岸所有的高稈作物現(xiàn)在都在出穗吐纓。玉米、高粱、谷子,長得齊楚楚的。都已冒過了人頭。各種豆類作物都在開花,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清淡芬芳的香耒。遠處的山坡上,羊群正在下溝,綠草叢中滾動著點點白色。富麗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顯得格外寧靜而莊嚴。
他們默默地依偎在一起,像牽?;ɡ@著向日葵。星星如同亮閃閃的珍珠一般撒滿了暗藍色的天空。西邊老牛山起伏不平的曲線,像誰用碳筆勾出來似的柔美;大馬河在遠處潺潺地流淌,像二胡拉出來的旋律一般好聽。一陣輕風吹過來,遍地的谷葉響起了沙沙沙的響聲。風停了,身邊一切便又寂靜下來。頭頂上,婆娑的、墨綠色的葉叢中,不成熟的杜梨在朦朧的月下泛著點點青光。
雖然這書寫的是改革開放初期,并且還是農(nóng)村的故事,但是對現(xiàn)在依然很有教育意義。有多少人不被物質(zhì)迷惑,有多少人不是活在別人的眼神里。加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對自己想要的是否是正確的缺乏判斷。在別人的眼里,他找到了自己。這個被認為是“自己”的人,是否是真正的自己他是迷失了。準確的說,他迷失在別人的眼神里。人生的價值體系到現(xiàn)在也沒有建立起來。我為什么而活,這個命題沒有被深刻的思考。甚至連榜樣的力量也沒有。我們看到的是紛繁無非是 “名”、“利”二字,雖然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卻沒有人脫的開。我們比從前更羨慕別人的權(quán)、錢、勢、優(yōu)越,我們比從前活的更自卑。甚至自卑到猥瑣。
我們不能正視生活帶給我們的苦難,不能正視貧窮帶給我們的無奈。我們的哀怨蓋過了坦然。熱情沒了,勇氣都沒了,甚至連心都沒了。我們選擇了盲從,選擇了隨波逐流。我們忘了自己還有熱忱,忘了去改變,忘了躍出云層我們就都看到曙光。位置決定我們的眼界,前面的主語被忽略了,那是我們心的位置決定了我們的眼界。可是沒了心又怎能看遠?
《人生》結(jié)尾處有幾句話,讓我格外感動:
對待社會,我們常說要向前看,對一個人來說,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相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
本來想多寫些的,但是,撩撥人的`感動處處都有而人的心越來越麻木。我們越來越不能感動,所以不在寫的多少,有時間再看一遍原著吧。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3
《朝花夕拾》一書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xiàn)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y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nèi)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雖在魯迅的童年里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xiàn)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fā)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