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操自冀州回許都,常有取荊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將呂曠、呂翔等領(lǐng)兵三萬,屯樊城,虎視荊襄,就探看虛實。時呂曠、呂翔稟曹仁曰:“今劉備屯兵新野,招軍買馬,積草儲糧,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圖之。吾二人自降丞相之后,未有寸功,愿請精兵五千,取劉備之頭,以獻(xiàn)丞相。”曹仁大喜,與二呂兵五千,前往新野廝殺。
2、顏良敗軍奔回,半路迎見袁紹,報說被赤面長須使大刀一勇將,匹馬入陣,斬顏良而去,因此大敗。紹驚問曰:“此人是誰?”沮授曰:“此必是劉玄德之弟關(guān)云長也。”紹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斬吾愛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喚刀斧手推出玄德斬之。正是:初見方為座上客,此日幾同階下囚。
3、次日,曹操佩著寶刀,來至相府,問:“丞相何在?”從人云:“在小閣中。”操徑入。見董卓坐于床上,呂布侍立于側(cè)。卓曰:“孟德來何遲?”操曰:“馬羸行遲耳?!弊款欀^布曰:“吾有西涼進(jìn)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辈碱I(lǐng)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賊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懼卓力大,未敢輕動。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轉(zhuǎn)面向內(nèi)。操又思曰:“此賊當(dāng)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問曰:“孟德何為?”時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xiàn)上恩相?!弊拷右曋?,見其刀長尺余,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閣看馬,操謝曰:“愿借試一騎?!弊烤徒膛c鞍轡。操牽馬出相府,加鞭望東南而去。布對卓曰:“適來曹操似有行刺之狀,及被喝破,故推獻(xiàn)刀?!弊吭唬骸拔嵋嘁芍!闭f話間,適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無妻小在京,只獨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無疑而便來,則是獻(xiàn)刀;如推托不來,則必是行刺,便可擒而問也?!弊咳黄湔f,即差獄卒四人往喚操。去了良久,回報曰:“操不曾回寓,乘馬飛出東門。門吏問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縱馬而去矣?!?/p>
4、郭圖謂袁譚曰:“曹操以女許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賞呂曠、呂翔,帶去軍中,此乃牢籠河北人心。后必終為我禍。主公可刻將軍印二顆,暗使人送與二呂,令作內(nèi)應(yīng)。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圖之?!弊T依言,遂刻將軍印二顆,暗送與二呂。二呂受訖,徑將印來稟曹操。操大笑曰:“譚暗送印者,欲汝等為內(nèi)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取事耳。汝等且權(quán)受之,我自有主張?!弊源瞬懿俦阌袣⒆T之心。
5、卻說操長子曹丕,字子桓,時年十八歲。丕初生時,有云氣一片,其色青紫,圓如車蓋,覆于其室,終日不散。有望氣者,密謂操曰:“此天子氣也。令嗣貴不可言!”丕八歲能屬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騎射,好擊劍。時操破冀州,丕隨父在軍中,先領(lǐng)隨身軍,徑投袁紹家,下馬拔劍而入。有一將當(dāng)之曰:“丞相有命,諸人不許入紹府。”不叱退,提劍入后堂。見兩個婦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殺之。正是:四世公侯已成夢,一家骨肉又遭殃。
6、肅從其言,遂同周瑜來見孫權(quán)。權(quán)甚敬之,與之談?wù)?,終日不倦。一日,眾官皆散,權(quán)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7、譚引敗軍奔平原,尚收兵還。袁譚與郭圖再議進(jìn)兵,令岑璧為將,領(lǐng)兵前來。尚自引兵出冀州。兩陣對圓,旗鼓相望。璧出罵陣;尚欲自戰(zhàn),大將呂曠,拍馬舞刀,來戰(zhàn)岑璧。二將戰(zhàn)無數(shù)合,曠斬岑璧于馬下。譚兵又?jǐn)。俦计皆?。審配勸尚進(jìn)兵,追至平原。譚抵擋不住,退入平原,堅守不出。尚三面圍城攻打。譚與郭圖計議。
8、不一日,袁熙、高干皆領(lǐng)軍到城外,屯兵三處,每日出兵與操相持。尚屢敗,操兵屢勝。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操分路攻打,袁譚、袁熙、袁尚、高干皆大敗,棄黎陽而走。操引兵追至冀州,譚與尚入城堅守;熙與于離城三十里下寨,虛張聲勢。操兵連日攻打不下。郭嘉進(jìn)曰:“袁氏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quán)力相并,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不如舉兵南向荊州,征討劉表,以候袁氏兄弟之變;變成而后擊之,可一舉而定也。”操善其言,命賈詡為太守,守黎陽;曹洪引兵守官渡。操引大軍向荊州進(jìn)兵。
三國演義好段摘抄(一)
原文:
登臺號令威嚴(yán),躍馬勇冠三軍,上可以抱君侯知遇之厚恩,下可榮妻蔭子,日撫搖琴以聽音,夜有驕妻拌讀,吾平生之原足以!
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fù)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評論:此兩段話描寫了周瑜的儒者之風(fēng) 和忠義的氣概 大丈夫生天地之間 當(dāng)為國效死力 馬革裹尸而還 體現(xiàn)了公謹(jǐn)不僅才智過人 更有國者之風(fēng) 且心如鐵石 非名利可動其心
程普:與公謹(jǐn)相交,如飲美酒,不覺讓人陶醉
評論:此乃吳軍大將程普之語 程普3世老臣而位居周瑜之下 心有不服 點將之時推病不出 周瑜乃親來探病 言語之間多存相敬之氣 所以乃說此言 體現(xiàn)了周瑜禮賢下士的國者之風(fēng)和廣闊的胸懷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fēng)??纯蹿s上,布舉畫戟望瓚后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huán)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zhàn)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zhàn)呂布。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fù)。云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
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zhàn)到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zhàn)。這三個圍住呂布。轉(zhuǎn)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里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guān)上奔走;玄德、關(guān)、張隨后趕來。
評論:
此段描寫八路諸侯討董卓時 董卓義子呂布大戰(zhàn)群雄的事 劉關(guān)張三英戰(zhàn)呂布的故事 流傳千古 可謂無人不知 充分體現(xiàn)了呂布飛將的本色 其勇武非一人可勝
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辈倩仡櫺略唬 昂稳??”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評論:此段描寫呂布被曹操所擒后貪身怕死的情景 表現(xiàn)了呂布無義 貪生等性格特點
三國演義好段摘抄(二)
1、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4、賠了夫人又折兵。
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6、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7、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8、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9、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守節(jié)無虧,于家有補;教子多方,處身自苦;氣若丘山,義出肺腑;贊美豫州,毀觸魏武;不畏鼎鑊,不懼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劍同流,斷機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贊》鼎鑊,古代烹飪器,此指鼎鑊烹人們酷刑。伏劍同流,指劉邦時期王陵之母,與徐母是一類人。斷機堪伍,孟母曾把布機上的.線剪斷,以“廢學(xué)如同斷線一樣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學(xué)的孟子。
10、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
11、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孔明對孫權(quán)
12、夫處世之道,亦即應(yīng)變之術(shù),豈可偏執(zhí)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貴在隨機應(yīng)變?!龠_(dá)
1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14、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1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1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7、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quán)
1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曹操
19、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懿?/p>
20、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23、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交之獲也。——韓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nèi)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于山下,過路的農(nóng)夫不費一點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24、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25、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荑?/p>
26、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27、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28、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29、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30、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31、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
3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3、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dá)
34、馬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獎?/p>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6、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37、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曹操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0、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劉備
41、聽兄一言,使我茅塞頓開,如撥云見日——呂布
4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水鏡曰劉備
4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4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45、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4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47、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P(guān)羽
48、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酌?/p>
49、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50、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51、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5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演義》精彩片段
1、次日,夏侯惇為先鋒,領(lǐng)兵五千來搦戰(zhàn)。關(guān)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罵。關(guān)公大怒,引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zhàn)。約戰(zhàn)十馀合,惇撥回馬走。關(guān)公趕來,惇且戰(zhàn)且走。關(guān)公約趕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聽得一聲炮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兩隊軍截住去路,關(guān)公奪路而走,兩邊伏兵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關(guān)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zhàn)。關(guān)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廝殺。公戰(zhàn)至日晚,無路可歸,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頭,權(quán)且少歇。曹兵團團將土山圍住。關(guān)公于山上遙望下邳城中火光沖天,卻是那詐降兵卒偷開城門,曹操自提大軍殺入城中,只教舉火以惑關(guān)公之心。關(guān)公見下邳火起,心中驚惶,連夜幾番沖下山來,皆被亂箭射回。
2、不一日,袁熙、高干皆領(lǐng)軍到城外,屯兵三處,每日出兵與操相持。尚屢敗,操兵屢勝。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操分路攻打,袁譚、袁熙、袁尚、高干皆大敗,棄黎陽而走。操引兵追至冀州,譚與尚入城堅守;熙與于離城三十里下寨,虛張聲勢。操兵連日攻打不下。郭嘉進(jìn)曰:“袁氏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quán)力相并,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不如舉兵南向荊州,征討劉表,以候袁氏兄弟之變;變成而后擊之,可一舉而定也。”操善其言,命賈詡為太守,守黎陽;曹洪引兵守官渡。操引大軍向荊州進(jìn)兵。
3、肅從其言,遂同周瑜來見孫權(quán)。權(quán)甚敬之,與之談?wù)?,終日不倦。一日,眾官皆散,權(quán)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4、關(guān)公大驚,忙披掛提刀上馬,請二嫂上車,盡出館驛,果見軍士各執(zhí)火把聽候。關(guān)公急來到城邊,只見城門已開。關(guān)公催車仗急急出城。胡班還去放火。關(guān)公行不到數(shù)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馬趕來。當(dāng)先王植大叫:“關(guān)某休走!”關(guān)公勒馬,大罵:“匹夫!我與你無仇,如何令人放火燒我?”王植拍馬挺槍,徑奔關(guān)公,被關(guān)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人馬都趕散。關(guān)公催車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
5、孫策既死,孫權(quán)哭倒于床前。張昭曰:“此非將軍哭時也。宜一面治喪事,一面理軍國大事?!睓?quán)乃收淚。張昭令孫靜理會喪事,請孫權(quán)出堂,受眾文武謁賀。孫權(quán)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昔漢使劉琬入?yún)?,見孫家諸昆仲,因語人曰:“吾遍觀孫氏兄弟,雖各才氣秀達(dá),然皆祿祚不終。惟仲謀形貌奇?zhèn)?,骨格非常,乃大貴之表,又享高壽,眾皆不及也。
6、玄德乃辭二人,上馬投臥龍岡來。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童子曰:“現(xiàn)在堂上讀書?!毙麓笙?,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lián)云:“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毙抡撮g,忽聞吟詠之聲,乃立于門側(cè)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p>
7、策不敢違母命,只得勉強乘轎至玉清觀。道士接入,請策焚香,策焚香而不謝。忽香爐中煙起不散,結(jié)成一座華蓋,上面端坐著于吉。策怒,唾罵之;走離殿宇,又見于吉立于殿門首,怒目視策。
8、操引關(guān)公朝見獻(xiàn)帝,帝命為偏將軍。公謝恩歸宅。操次日設(shè)大宴,會眾謀臣武士,以客禮待關(guān)公,延之上座;又備綾錦及金銀器皿相送。關(guān)公都送與二嫂收貯。關(guān)公自到許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關(guān)公。關(guān)公盡送入內(nèi)門,令伏侍二嫂。卻又三日一次于內(nèi)門外躬身施禮,動問二嫂安否。二夫人回問皇叔之事畢,曰“叔叔自便”,關(guān)公方敢退回。操聞之,又嘆服關(guān)公不已。
9、譚引敗軍奔平原,尚收兵還。袁譚與郭圖再議進(jìn)兵,令岑璧為將,領(lǐng)兵前來。尚自引兵出冀州。兩陣對圓,旗鼓相望。璧出罵陣;尚欲自戰(zhàn),大將呂曠,拍馬舞刀,來戰(zhàn)岑璧。二將戰(zhàn)無數(shù)合,曠斬岑璧于馬下。譚兵又?jǐn)?,再奔平原。審配勸尚進(jìn)兵,追至平原。譚抵擋不住,退入平原,堅守不出。尚三面圍城攻打。譚與郭圖計議。
10、郭圖謂袁譚曰:“曹操以女許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賞呂曠、呂翔,帶去軍中,此乃牢籠河北人心。后必終為我禍。主公可刻將軍印二顆,暗使人送與二呂,令作內(nèi)應(yīng)。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圖之?!弊T依言,遂刻將軍印二顆,暗送與二呂。二呂受訖,徑將印來稟曹操。操大笑曰:“譚暗送印者,欲汝等為內(nèi)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取事耳。汝等且權(quán)受之,我自有主張
11、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guān)、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jié)偏生杰士疑。
12、操引兵十五萬,分三隊而行。于路又連接劉延告急文書,操先提五萬軍親臨白馬,靠土山紥住。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前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操駭然,回顧呂布舊將宋憲曰:“吾聞汝乃呂布部下猛將,今可與顏良一戰(zhàn)。”宋憲領(lǐng)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顏良橫刀立馬于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zhàn)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于陣前。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魏續(xù)曰:“殺我同伴,愿去報仇!”操許之。續(xù)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xù)于馬下。操曰:“今誰敢當(dāng)之?”徐晃應(yīng)聲而出,與顏良戰(zhàn)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栗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13、顏良敗軍奔回,半路迎見袁紹,報說被赤面長須使大刀一勇將,匹馬入陣,斬顏良而去,因此大敗。紹驚問曰:“此人是誰?”沮授曰:“此必是劉玄德之弟關(guān)云長也。”紹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斬吾愛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喚刀斧手推出玄德斬之。正是:初見方為座上客,此日幾同階下囚。
14、卻說操長子曹丕,字子桓,時年十八歲。丕初生時,有云氣一片,其色青紫,圓如車蓋,覆于其室,終日不散。有望氣者,密謂操曰:“此天子氣也。令嗣貴不可言!”丕八歲能屬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騎射,好擊劍。時操破冀州,丕隨父在軍中,先領(lǐng)隨身軍,徑投袁紹家,下馬拔劍而入。有一將當(dāng)之曰:“丞相有命,諸人不許入紹府?!辈贿惩?,提劍入后堂。見兩個婦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殺之。正是:四世公侯已成夢,一家骨肉又遭殃。
15、孫乾見紹不肯發(fā)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見玄德,具說此事。玄德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張飛曰:“兄長勿憂。曹兵遠(yuǎn)來,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毙略唬骸八匾匀隇橐挥路蚨?。前者捉劉岱時,頗能用計;今獻(xiàn)此策,亦中兵法?!蹦藦钠溲?,分兵劫寨。
《三國演義》好句
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10、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14、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