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永遠不要在人前調(diào)侃你的理想,你為它付出的是生命。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中國人死于聽天由命和漫不經(jīng)心
決定結(jié)局的不是勇氣和邏輯,而是怯懦、茫然和猶豫不決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你有逆流而上的勇氣,也有漏船載酒的運氣。做人做到如此晦氣。何不賺個爽快?”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們只能帶一種閃了腰似的表情,呆呆地看著。聰明人做出蠢事來能把傻子氣死。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龍文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大老粗們不知道他在說什么,我和阿譯基本是能聽得懂的,可我們要很久以后才能明白,他那八個字有多貼切。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孟煩了,二十四歲,想入非非二十年,面對現(xiàn)實已四年。今天的現(xiàn)實卻是在南陲的街頭,為敲破別人的腦袋狠巴巴揮舞一個板凳。命運這狗東西總跟我做鬼臉。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杜絕熱情和永不言信,是我這種人為落拓人生掘就的散兵坑。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現(xiàn)在和你們一樣了,死了就和你們埋在一起,別嫌棄我!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不拉屎會憋死我們,不吃飯活七八天,不喝水活五六天,不睡覺活四五天,瑣事養(yǎng)我們也要我們的命。家國淪喪,我們倒已經(jīng)活了六七年,不懂——我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p>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叫孟煩了,是中尉副連長,在長達四年的敗仗和連綿幾千公里覆蓋多半個中國版圖的潰逃中,我的連隊全軍盡沒。要活著,要活著,就算你有這個信念,也算奢侈。潰軍不如寇,流兵即為賊
《我的團長我的團》
麥克魯漢:“從來沒有一只耳朵能被嘴巴真正的說服!”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你讓他們有了不該有的希望,明知道不該有還天天想!他們想勝利,明知道死他們還在想勝利,明知道輸他們還在想勝利,想勝利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們很快就沒人怕迷龍了,他長得像牛魔王,但真的是吃草的
《我的團長我的團》
嗯……左右左,各路兄弟來入伙,穿黃皮,背響火,草鞋皮鞋都認(rèn)可,左右左,左右左,肯玩命就發(fā)財多……”死啦死啦唱起他那個曾經(jīng)的守備團的軍歌。
虞嘯卿跟著哼:“分賞銀,你和我,呷完米粉有火鍋,左右左,左右左,我們桂軍票子多?!?/p>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時間就是吞噬自己尾巴的一條蛇,我們身在其中,永不知何所謂始,何所謂終。
我們最終只能越來越像我們自己。
《我的團長我的團》
再也沒人來我們的陣地,誰也不會來。你很期待地看著越變越大的車頭,但往下一定會看見對你放屁的車屁股。我們像是上古洪荒就窩在祭旗坡的野人,趴在濕乎乎的泥土里,與朽木頭一同糟爛。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麥克魯漢:“瘋子。要看清馬蜂窩的構(gòu)造,不用把腦袋伸進馬蜂窩?!?/p>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們所經(jīng)過的大部分人是兩眼漠然而茫然的,把自己的傷肢架得橫斷整條巷子,用所有的生氣給別人來制造最后一點兒麻煩,在被人碰到時再呼痛和叫囂——相比之下我的死樣活氣都可算生機盈然。少數(shù)是扎堆的,在虛無中振作起一種全無方向的努力。不辣便是這樣的一位。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人也許不能改變世界可不想改變世界地不是人。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猴哥,這好像是去西天的路
死啦死啦:“八戒,說不出有用的話就做點有用的事。”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別在人前調(diào)侃曾經(jīng)的理想,信不信另說,你一直為他支付的是自己的生命。
別人把他們當(dāng)炮灰,他們視自己為軍人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他們是我們的弟兄,死了也是!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顯然有更多事更值得人氣結(jié),于是我拖著腿徑直瘸向?qū)儆谖业哪侨骸?/p>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進來有路,出去無門,橫批:你也來啦。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他如惡狼一般去撲食另外一群惡狼。他帶領(lǐng)著一群綿羊找到了自己的牙齒,讓他們明白,原來可以反噬的。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團長我的團》上映后,收視率一直很高,它的經(jīng)典之處,除了銀屏效果的魅力之外,還在于其對人物和事件的真實贊美和批判。真實是藝術(shù)永不退色的主題。康紅雷導(dǎo)演近些年在電影界名聲大噪,大概也就是因此而得吧。
他可以把原本很嚴(yán)肅的軍事題材拍得趣味橫生,這就是制勝的法寶,因為風(fēng)趣本就是生活所應(yīng)該具備的特征,是人們所共有的追求。即便紀(jì)律嚴(yán)明的軍隊,他們也需要風(fēng)趣,不然軍人還不得寂寞死。軍人也會想偷懶,也會想女人,也會打情罵俏,會倚強凌弱,還會在國事與家事之間猶豫,這都是人性的真實面孔。好的作品不會對陰暗面只字不提,而是在描寫的時候適當(dāng)抑揚,突出主題。
中國戰(zhàn)爭電影,幾十年不變的夸大正面,忽略反面,神化我軍,愚化敵軍。我軍士兵都是英勇善戰(zhàn)的,軍官都是智慧超群,可以黨還沒號召就開始響應(yīng),上司還沒開口就毅然大義滅親,非常積極,毫不猶豫。不可否認(rèn)中國近代有過一段大義滅親的歷史,但也不會在滅自己親人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吧,機器?近些年銀屏上終于適當(dāng)涌現(xiàn)出了一批會笑,會哭,會猶豫,會抗議,會賤兮兮地求人,會無奈地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軍人了。這無疑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進步。而康導(dǎo)無論國共,對就贊,錯就批,是為軍事藝術(shù)的'先鋒。
《團長》的價值,不只在銀屏效果和人性的真實描寫上,它對我們了解歷史還是有很大幫助的。之前無論是歷史教科書還是電影,似乎都沒有很好地盡到應(yīng)盡的責(zé)任,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歷史,一如我在云南接受了一二十年的教育,居然要等到在大學(xué)圖書館里“博覽群書”的時候才知道,云南有個抗戰(zhàn)名城叫騰沖——中國在抗戰(zhàn)里唯一主動出擊全殲日軍的戰(zhàn)役,一場萬余名同胞永遠沉眠疆土的悲壯的勝仗,也就是《團長》的拍攝地和故事發(fā)生地。后來又聽在那兒上學(xué)的同學(xué)介紹,騰沖有一座具有近萬座墓的國殤墓園,幸好還有游客知道去緬懷一下我們的抗日的先驅(qū)。一個政黨隕落了,難道那些保家衛(wèi)國的也得跟著隕落嗎?記得大學(xué)《近代史》老師在講“統(tǒng)一戰(zhàn)線”相關(guān)章節(jié)時就曾發(fā)表過許多感慨,他甚至是撇開教材發(fā)表個人觀點的。
對于國軍的功過,《團長》公正地進行了描述,師長虞嘯卿與百姓一道同仇敵愾,他有屈原的修養(yǎng),岳飛的豪情,有殲敵的決心,勝利的信心,但他治軍不當(dāng),只顧練兵不顧育人,他的兵忠的是他而不是國,殺敵靠的是命令而不是悲憤。我們甚至可以通過一些細節(jié)來預(yù)見兩黨更迭的必然性。看看虞家軍是些什么樣的人在操控,為了壯大自己而放棄戰(zhàn)機,為了迎合上峰而不惜犧牲部隊精銳的唐基;軟弱無能卻處處討好上峰,也深得上峰青睞的林譯。虞嘯卿是個悲劇性人物,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被唐基那幫子人束縛得失去了自我。龍文章之所以可以不受他們的牽制,是因為他早已把自己置身黨外,一心想要讓事情回到它本來的模樣——把矜功伐賞勾心斗角的心思拿來抗日救國。
影片里用了極短的一段,很側(cè)面地寫到了赤色分子,然而卻刻畫得入木三分。激情,樸實,深入民間,發(fā)動群眾,這便是赤色分子發(fā)展成為紅色武裝的資本。有那么多百姓還沒有接觸共產(chǎn)黨就已經(jīng)在做共產(chǎn)黨的事了,可以這么說,那些赤色分子,他們的操控者不是哪一個黨派,而是共同的理想——抗日保家。龍文章和那些赤色分子一樣,政黨觀念根本不是很強,他們一心只想抗日,所以給足他們愛國的自由,他們便能以戰(zhàn)場為家,以戰(zhàn)斗為生活。很不幸的是,虞家軍里容不下任何赤色分子,軍和民界線劃得太清晰。
里面值得一提的人物:林譯,孟煩了,龍文章和虞嘯卿。他們是影片里個性最為鮮活的幾個人物,當(dāng)然,這幾個人形象刻畫得好,首先得歸功于演員的演技??赡苡腥藭笕拢肿g那么軟弱無能怎么能算有個性呢?所謂的個性指的不是能力超群,更不是一意孤行,而是敢于堅持自我。
林譯雖然軟弱無能,但別人再怎么損他,他自始至終都一個樣,即便不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但從來不乏盡心盡責(zé)。在那堆散兵游勇中,他是第一個喊出要參加滇緬戰(zhàn)役的人,他是川軍團里除團長之外唯一一個時刻爭取上峰認(rèn)可的人。他不乏勇氣,在他帶領(lǐng)的第二批敢死隊潰散后,他依然深入敵中與團長匯合。他跟許三多差不多吧,許三多是天生的比較笨,他是天生的比較軟弱,但后天的努力他們都做得很到位。想想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做什么事都成功呢?又有多少人不會被別人嘲笑呢?還有多少人能夠在別人的嘲笑聲中依然堅持自我呢?
孟煩了對戰(zhàn)爭充滿厭倦和惰性,他渴望和平,渴望自己好好活著。比起那些豪邁地吼一聲“老子不怕死”,然后揮刀砍向別人的脖子或者砍向自己脖子的人,他對生命的敬畏著實讓人敬佩。他時常告訴自己“孟煩了,你是聰明人,你要用自己的聰明好好活著”,敬畏生命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要死得其所,如果當(dāng)初越王早早地就死掉,就不會有后來三千越甲吞吳國的壯舉了。生命是可愛的,它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同時生命又是短暫的,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如果大部分人都懂得敬畏生命,那么世界就不愁和平不起來了。
龍文章是大部分年輕人追求個性的典范,心里充斥著叛逆,有勇有謀,下面有一大幫兄弟,上面也奈何不了他。他是短兵相接的天才,具有逆流而上的勇氣和漏船載酒的運氣,還有叱咤風(fēng)云的野心,他是亂世造就的一個英雄。這些暫且不論,關(guān)鍵他有那些才能為何就能響當(dāng)當(dāng)?shù)亟舆^虞家軍的最高指揮權(quán)?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他屢屢批判上峰的妥協(xié)和敗退,在得罪上峰之后,他的反應(yīng)不是懊惱,而是淡然一笑說“我對了啊,對錯很重要”,他并不看重上峰的賞罰,看重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正義。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夠強了吧,可惜心態(tài)不正,終成千古罪人。記得一次在汽車上,一位老大媽在就她家兒媳婦搞婚外戀和她丈夫收了十幾年破爛后建起一座鑄造廠進行對比之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心正的人遲早會歪起來呢,心不正的人永遠也別想歪(歪:在云南方言里有夸贊人厲害,發(fā)達等意思)。
上面已經(jīng)說過,虞嘯卿是一個悲劇性人物,空有一腔熱情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在最后攻打南天門的時候,他信誓旦旦地計劃四個小時拿下南天門,龍文章打趣說四天,結(jié)果差四十天僅有兩天,他的精銳戰(zhàn)死的戰(zhàn)死,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不是他不想出兵,只是在大戰(zhàn)來臨之際他的軍官全被唐基那王八蛋調(diào)走了,身為師長,在危難之時卻調(diào)不動自己的兵,那種愧疚和無奈是可以想見的。
虞嘯卿之所以落到那個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地步,皆因妥協(xié)起,他一次又一次地聽信了唐基的“諫言”,結(jié)果把自己的立場都丟了。起初他敬佩的是岳飛的報國情懷,后來硬被唐基引導(dǎo)成了敬佩他統(tǒng)治三軍的權(quán)位,可悲可嘆啊!妥協(xié)像吸毒,吸多了會把整條命都搭進去的。四九年以前的中國之所以百余年都翻不了身,都是妥協(xié)犯下的惡果。
影片描寫的不是叱咤風(fēng)云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讓英雄崇拜者不免有些失望,但就是那些不起眼的人物,才道出了我等平凡人的心聲,才能表達后人對那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們的敬重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