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彎夢綿延
驚醒了多少硝煙
一騎馬馳騁
斬染了多少鮮血
數(shù)不清的'尸骨
在嚎叫
頓醒的老人
雪鬢斑斑
多少歲月
在戰(zhàn)爭里輾轉(zhuǎn)
抹不去的斑駁
消不去的紋線
挑燈批閱 奏折萬千
心系大唐江山
皇位的勾心斗角
我早已疲憊不堪
多少日夜
我守著一輪孤月
獨(dú)嘗無人知的冷暖
多少宮閣
我留在一隅書房
繼續(xù)無人知的疲倦
皇后啊
我何時才可與你相見
你又何時向我諫言
可 這一切
早已不可實(shí)現(xiàn)
人人都羨皇帝
位高權(quán)重 佳麗三千
誰人知其黑白明暗
罷了 罷了
1、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蹲髠鳌?/p>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4、磨刀不誤砍柴工。
5、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6、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懹巍恫∑稹?/p>
7、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8、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9、百學(xué)須先立志?!祆?/p>
10、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炯)
1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12、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1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獎?/p>
14、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李密)
15、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6、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西廂記)
1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18、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仆醪?/p>
19、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20、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21、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22、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官場現(xiàn)形記)
2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4、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25、酒香不怕巷子深。
2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2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28、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封神演義)
29、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度龂萘x》
30、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韓愈)
3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n愈《進(jìn)學(xué)解》
32、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
34、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35、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36、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水滸傳》)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jīng)》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9、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睹献恿夯萃跸隆?/p>
40、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41、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cè)于萬物。(丘遲)
42、人怕出名豬怕壯。
43、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xué)《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44、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chuàng)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45、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46、前門拒虎,后門進(jìn)狼。(趙雪航)
47、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shí)紀(jì)剛復(fù)害》
48、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49、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50、此地?zé)o銀三百兩。
5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52、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
53、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yuǎn)——普希金
54、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fā)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55、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大經(jīng)《鶴林玉露》
56、書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高爾基
57、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58、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謩t徐
59、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60、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
61、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盾髯觿駥W(xué)》
62、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丘遲)
63、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論語》
6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蹲雍薄?/p>
66、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67、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68、操千曲爾后曉聲,觀千劍爾后識器?!獎③?/p>
69、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tǒng)——莎士比亞
70、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7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72、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畎?/p>
7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74、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75、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76、受人滴水之恩,必當(dāng)涌泉相報。
7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序》)
7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7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80、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
8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2、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秴问洗呵镎\廉》
8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84、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陸機(jī))
85、精誠所加,金石為開?!逗鬂h書光武十王列傳》
86、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吨杏埂?/p>
87、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丘遲)
88、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韓愈)
8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90、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9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92、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紅樓夢》)
93、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94、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功夫。(《水滸傳》)
95、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96、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羅大經(jīng))
97、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紅樓夢)
98、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99、一葉浮萍?xì)w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西游記》)
100、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10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10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03、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lǐng)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104、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杜弼)
105、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記》)
10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0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10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109、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縉)
110、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奶煜?/p>
111、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112、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11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三國演義》)
114、殺雞焉用宰牛刀。
115、疑則勿用,用則不疑。(陳亮)
116、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
117、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118、心病還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紅樓夢)
119、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陸游)
1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21、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蒙初)
12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12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24、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諸葛亮《誡外生書》
125、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队?xùn)俗遺規(guī)》
12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127、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128、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杜f唐書魏征列傳》
129、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对鰪V賢文》
13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三國志》
131、當(dāng)斷不斷,必受其亂。(諸葛亮)
132、心病終須心藥醫(yī),解鈴還須系鈴人。
133、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13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135、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队拇靶∮洝?/p>
136、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功夫。(馮夢龍)
137、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曹丕)
138、循序漸進(jìn),熟讀而精思。(朱熹)
139、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jié)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140、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14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過舊宅》兩首詩的第一聯(lián)都是通過李世民自己巡幸舊宅,點(diǎn)出了他的身份今非昔比。中間的數(shù)聯(lián)都是描寫舊宅的景物,然后觸景生情,回憶起往事。末聯(lián)總結(jié)性的抒發(fā)自己一代帝王的宏偉氣魄與豪邁情懷。
過舊宅二首
其一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fā)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注釋】
①新豐:唐初新豐縣,即今天西安市新豐鎮(zhèn)。新豐是漢時建縣,劉邦稱帝后,劉太公思?xì)w故里,劉邦仿老家豐地街巷另筑一城于關(guān)中,并遷故舊居之,以娛太公,后更名為新豐。翠輦[cuì niǎn]:裝飾有翠羽的車輦,這里指帝王所乘車輛。
②譙[qiáo]邑:秦置縣,魏武帝曹操故里,在今安徽毫縣。李淵早年仕隋時曾任譙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亳州。鳴笳[jiā]:古代貴官出行,前導(dǎo)鳴笳以啟路,這里指代是皇帝出巡到此。
③荒:荒無人煙。新:干凈。
④苔古:另有作“臺平”一詞,路邊階下鋪滿綠茸茸的蒼苔。
⑤消:替換。
⑥辭:離開。此:另有本作“北”字
⑦四海:出自《荀子·榮辱》:“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殺者,正傾非也。是二世之過也?!绷碛小稘h書·高祖紀(jì)》:“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這里借此點(diǎn)明了自己的身份。為:加有本作“成”字
【白話譯文】
我的車輦到了我的“武功”舊宅,前面有鳴笳開道?!拔涔Α迸f宅早以無人居住顯的十分荒涼,但一條道路被打掃干凈,苔蘚爬上臺階覆蓋了半邊。池中水,因為有源頭活水,還是比較清新,園中的老樹如今也開花了。那年我離開舊宅征戰(zhàn)天下,就有了以天下為家的想法。
【創(chuàng)作背景】
李世民于隋開皇十八年冬(599年初)出生于“武功別館”,十八歲隨父李淵起兵太原,南征北戰(zhàn),結(jié)束了群雄割據(jù)的局面,統(tǒng)一全國,建立唐王朝。李世民即位后,于貞觀六年(632年)三十五歲時重臨武功舊宅,回顧往事,歷歷在目,撫今追昔,感慨頗深,創(chuàng)作了這組詩。
【賞析】
這首詩近擬于五言律詩。首聯(lián)“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不僅扣住題目“過舊宅”,同時又通過“翠輦”和“鳴笳”來指出如今的帝王身份。而且句中“新豐”和“譙邑”分別是漢室和魏室的皇家龍興之地,用他們來比喻自己的潛邸“武功別館”,其中的意境不言而明。
中間兩聯(lián)描寫舊宅眼前景。三、四句“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上句的“園荒”,表明舊宅被閑置無人居住;“徑新”透露出帝王舊宅平時有人守護(hù)整葺。下句則由“園荒”帶出“苔古”,由“徑新”帶出“階斜”。路邊階下鋪滿綠茸茸的蒼苔,遮住了半截斜階。詩句給人以新舊交織的觀感,這其中的舊正寓意著過去的自己,而新正象征著如今的自己。而如今的'自己來到過去自己的住宅,那種新舊交織,給予人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fā)今花”,園池里的流水不斷流淌更新著,老樹也不斷發(fā)出新芽開出新花,宅園里始終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宋代朱熹有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鼻俺刂袨槭裁礇]有舊水,那應(yīng)該是水有源。劉禹錫有名句:“病樹前頭萬木春?!笨梢钥闯鲎髡邔εf院的感情,水清花開,那是有源有根,自己的成生也正源于此,頗有生于斯,長于斯之味。
末聯(lián)“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尾聯(lián)氣魄宏大,剛健有力,充滿豪邁的情懷,既總結(jié)了全詩,又點(diǎn)出了題旨,歷來被認(rèn)為與漢高祖劉邦《大風(fēng)歌》氣勢相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