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語錄 > 古代小窗幽記經(jīng)典語錄總匯66句

          古代小窗幽記經(jīng)典語錄總匯66句

          時間:2018-12-13 13:01

          《小窗幽記》是明代陳繼儒(一說陸紹珩)創(chuàng)作的小品文集,刊行于天啟四年(1624年)。下面是《小窗幽記》經(jīng)典名句摘抄賞析,快來看看吧!

          1、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惱^儒《小窗幽記》

          2、留七分正經(jīng)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陳繼儒《小窗幽記》

          3、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惱^儒《小窗幽記》

          4、花開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惱^儒《小窗幽記》

          5、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惱^儒《小窗幽記》

          6、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惱^儒《小窗幽記》

          7、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忘懷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陳繼儒《小窗幽記》

          8、志要高華,趣要淡泊?!懡B珩《小窗幽記》

          9、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惱^儒《小窗幽記》

          10、原文: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譯文]在寂靜的狀態(tài)當中,要常保持醒覺,但以不擾亂寂靜的心境為優(yōu)先。在覺醒的`狀態(tài)當中,也要常保持寂靜,使得心念不致于奔馳而收束不住?!惱^儒《小窗幽記》

          11、好香用以熏德,好紙用以垂世,好筆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煥彩,好茶用以滌煩,好酒用以消憂?!惱^儒《小窗幽記》

          12、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流年,長短皆逝。浮生,往來皆客?!惱^儒《小窗幽記》

          13、竹窗下,唯有蟬吟鵲噪,方知靜里乾坤。——陳繼儒《小窗幽記》

          14、原文: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譯文]佛只是個善于了卻執(zhí)情的神仙,也是個善于了卻煩惱的圣人。人們雖然耳聰目明,卻不知該了卻一切煩惱,不知凡事放下便已無事,若心中還有放下的念頭,便是還未完全放下?!惱^儒《小窗幽記》

          15、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惱^儒《小窗幽記》

          16、世無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惱^儒《小窗幽記》

          17、枕邊夢去心亦去,醒來夢還心不還?!惱^儒《小窗幽記》

          18、無端妖冶,終成泉下骷髏;有分功名,自是夢中蝴蝶?!惱^儒《小窗幽記》

          19、帶雨有時種竹,關(guān)門無事鋤花;拈筆閑刪舊句,汲泉幾試新茶。余嘗凈一室,置一幾,陳幾種快意書,放一本舊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餉時而起,則啜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shù)幅。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面上俗塵,當亦撲去三寸。但看花開落,不言人是非?!惱^儒《小窗幽記》

          20、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云、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司馬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jīng)、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知我山窗。——陳繼儒《小窗幽記》

          21、澹泊之士,必為艷者所疑;檢飾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惱^儒《小窗幽記》

          22、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欲,則心自清。——陳繼儒《小窗幽記》

          23、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陳繼儒《小窗幽記》

          24、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漫天云卷云舒?!惱^儒《小窗幽記》

          25、一失足為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人?!惱^儒《小窗幽記》

          26、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無一人不醉,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而天下竟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陳繼儒《小窗幽記》

          27、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惱^儒《小窗幽記》

          28、五更三四點,點點生愁;一日十二時,時時寄恨。——陳繼儒《小窗幽記》

          29、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獨,尤欲細;茗欲頻,尤欲苦。——陳繼儒《小窗幽記》

          30、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夢,空憶十二空山?!惱^儒《小窗幽記》

          31、陌上繁華,兩岸春風輕柳絮。閨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惱^儒《小窗幽記》

          32、人生一世有三樂:開卷讀書,閉門修禪,一語濟世。士君子貧不能濟物,遇人迷障處,出一言點化之,亦為濟世濟人。——陳繼儒《小窗幽記》

          33、費長房縮不盡的相思地,女媧氏補不完的離恨天。——陳繼儒《小窗幽記》

          34、至音不合眾聽,故伯牙絕弦;至寶不同眾好,故卞和泣玉?!惱^儒《小窗幽記》

          35、夢以昨日為前生,可以今夕為來世。——陳繼儒《小窗幽記》

          36、眉上幾分愁,且去觀棋酌酒;心中多少樂,只來種竹澆花?!惱^儒《小窗幽記》

          37、人之交友,不出趣味兩字,有以趣勝者,有以味勝者。然寧饒于味,而無饒于趣?!惱^儒《小窗幽記》

          38、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關(guān)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惱^儒《小窗幽記》

          39、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云可贈人?!惱^儒《小窗幽記》

          40、懶可臥,不可風;靜可坐,不可思;悶可對,不可獨;勞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陳繼儒《小窗幽記》

          41、幽堂晝深,清風忽來好伴;虛窗夜朗,明月不減故人?!惱^儒《小窗幽記》

          42、五更雞鳴,喚起窗前明月。一覺睡醒,看破夢里當年?!惱^儒《小窗幽記》

          43、澹泊之守,須從艷場中試來;鎮(zhèn)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惱^儒《小窗幽記》

          44、"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杰?!惱^儒《小窗幽記》"

          45、譚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譚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惱^儒《小窗幽記》

          46、盛暑持蒲,榻鋪竹下,臥讀【騷】【經(jīng)】,樹影篩風,濃蔭蔽日,叢竹蟬聲,遠遠相續(xù),蘧然入夢。醒來命取^櫛發(fā),汲石澗流泉,烹云芽一啜,覺兩腋生風。徐步草玄亭,清荷出水,風送清香,魚戲冷泉,凌波跳擲。因涉東皋之上,四望溪山罨畫,平野蒼翠。激氣發(fā)于林瀑,手持麈尾,清興灑然。不待法雨涼雪,使人火宅之念都冷。——陳繼儒《小窗幽記》

          47、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覺萬慮都忘,妄想盡絕。試看香是何味?煙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樂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處,是何境?《小窗幽記》

          48、山居有四法:樹無形次,石無位置,屋無宏肆,心無機事?!惱^儒《小窗幽記》

          49、隔簾聞墜釵聲,而不動念者,此人不癡則慧,我幸在不癡不慧之間。——陳繼儒《小窗幽記》

          50、少年人要心忙,忙則攝浮氣;老年人要心閑,閑則樂余年?!惱^儒《小窗幽記》

          51、山棲是勝事,稍一縈戀,則亦市朝。書畫鑒賞是雅事,稍一貪癡,則亦商賈。詩酒是樂事,稍一曲人,則亦地獄。好客是豁達事,稍一為俗子所擾,則亦苦海。——陳繼儒《小窗幽記》

          52、形骸非親,何況形骸外之長物;大地亦幻,何況大地內(nèi)之微塵?!惱^儒《小窗幽記》

          53、片時清暢,即享片時;半景幽雅,即娛半景;不必更起姑待之心?!惱^儒《小窗幽記》

          54、山月江煙,鐵笛數(shù)聲,便成清賞;天風海濤,扁舟一葉,大是奇觀?!惱^儒《小窗幽記》

          55、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yǎng)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于此也?!惱^儒《小窗幽記》

          56、怪小人之顛倒豪杰,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吾輩。——陳繼儒《小窗幽記》

          57、貧賤之人,一無所有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惱^儒《小窗幽記》

          58、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盆水同圓?!惱^儒《小窗幽記》

          59、流水相忘游魚,游魚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機;太空不礙浮云,浮云不礙太空,何處別有佛性?——陳繼儒《小窗幽記》

          60、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惱^儒《小窗幽記》

          61、眉睫線交,夢里便不能張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62、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若能行樂,即今便好快活。身上無病,心上無事,春鳥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閑得一刻,即為一刻之樂,何必情欲乃為樂耶?《小窗幽記》

          63、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陳繼儒《小窗幽記》

          64、透得名利關(guān),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guān),方是大休歇?!惱^儒《小窗幽記》

          65、聲應(yīng)氣求之夫,決不在于尋行數(shù)墨之士;風行水上之文,決不在一字一句之奇?!惱^儒《小窗幽記》

          66、芒鞋甫掛,忽想翠微之色,兩足復(fù)繞山云;蘭棹方停,忽聞新漲之波,一葉仍飄煙水?!惱^儒《小窗幽記》

          67、唯我道心清似水,任它世事冷如冰——陳繼儒《小窗幽記》

          68、豆蔻不消心頭恨,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陳繼儒《小窗幽記》

          69、一間屋,六尺地,雖沒莊嚴,卻也精致;蒲作團,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間可睡;燈一盞,香一炷,石磬數(shù)聲,木魚幾擊;龕常關(guān),門常閉,好人放來,惡人回避;發(fā)不除,葷不忌,道人心腸,儒者服制;不貪名,不圖利,了清靜緣,作解脫計;無掛礙,無拘系,閑便入來,忙便出去;省閑非,省閑氣,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處?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復(fù)日,歲復(fù)歲,畢我這生,任他后裔?!惱^儒《小窗幽記》

          70、阮籍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常詣飲,醉便臥其側(cè)。隔簾聞墜釵聲,而不動念者,此人不癡則慧,我幸在不癡不慧中?!惱^儒《小窗幽記》

          71、紙帳梅花,休驚他三春清夢。筆床茶灶,可了我半日浮生?!惱^儒《小窗幽記》

          72、魑魅滿前,笑著阮家無鬼論?!惱^儒《小窗幽記》

          73、居處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廣……衣服被吾體,但順其時,不在紈綺……飲食充吾腹,但適其可,不在膏梁……宴樂修吾好,但致其誠,不在浮靡……——陳繼儒《小窗幽記》

          74、勿使推窗獨坐,嫦娥笑人《小窗幽記》

          75、山窮鳥道,縱藏花谷少流鶯;路曲羊腸,雖覆柳蔭難放馬?!惱^儒《小窗幽記》

          1. 春夜小窗兀坐,月上木蘭,有骨凌冰,懷人如玉,因想“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語,此際光景頗似。小窗幽記經(jīng)典語錄

          2.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3. 無端妖冶,終成泉下骷髏;有分功名,自是夢中蝴蝶。

          4.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5. 花繁柳密初處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

          6. 留七分正經(jīng)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7. 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

          8. 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9. 花開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10. 志要高華,趣要淡泊。小窗幽記經(jīng)典語錄

          11.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

          12. 好香用以熏德,好紙用以垂世,好筆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煥彩,好茶用以滌煩,好酒用以消憂。

          13.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欲,則心自清。

          14. 澹泊之士,必為秾艷者所疑;檢飾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

          15. 枕邊夢去心亦去,醒來夢還心不還。

          16. 五更三四點,點點生愁;一日十二時,時時寄恨。

          17. 竹窗下,唯有蟬吟鵲噪,方知靜里乾坤。

          18.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夢,空憶十二空山。

          19.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獨,尤欲細;茗欲頻,尤欲苦。

          20. 人之交友,不出趣味兩字,有以趣勝者,有以味勝者。然寧饒于味,而無饒于趣。

          21. 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關(guān)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

          22. 春云宜山,夏云宜樹,秋云宜水,冬云宜野。

          23. 養(yǎng)紙芙蓉粉,薰衣豆蔻香。

          24. 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

          25. 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忘懷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

          26.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

          27. 世無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

          28. 費長房縮不盡的相思地,女媧氏補不完的離恨天。

          29. 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30. 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折磨,不知惟 折磨乃見吾輩。

          31. 慢慢摘錄關(guān)于四時節(jié)氣、花草樹木、風煙雨雪等生活情趣類句子,人生感悟類不愛。

          32. 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覺萬慮都忘,妄想盡絕。試看香是何味,煙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樂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處是何境。

          33. 春夜宜苦吟,宜焚香讀書,宜與老僧說法,以銷艷思;夏夜宜閑談,宜臨水枯坐,宜聽松聲冷韻,以滌煩襟;秋夜宜豪游,宜訪快士,宜談兵說劍,以除蕭瑟;冬夜宜茗戰(zhàn),宜酌酒說《三國》、《水滸》、《金瓶梅》諸集,宜箸竹肉,以破孤岑。

          【作者介紹】

          一說是明人陳繼儒撰。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諸生,隱居昆山之陽,后筑室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能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屢奉詔征用,皆以疾辭。其所作“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寫”。今存著,除《小窗幽記》外,尚有《見聞錄》、《六合同春》、《陳眉公詩余》、《虎薈》、《眉公雜著》等。

          另一說是明代陸紹珩所著(約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詳。明天啟年間曾流寓北京,編撰有《醉古堂劍掃》?!缎〈坝挠洝贩譃樾?、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集,內(nèi)容主要闡明涵養(yǎng)心性及處世之首,表現(xiàn)了隱逸文人淡泊名利,樂處山林的陶然超脫之情,文字清雅,格調(diào)超拔,論事析理,獨中肯綮,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書善畫,與董其昌齊名,其文今日讀來,頗有風致,清賞美文外,于處世修身,砥礪操守或有啟發(fā)。此書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為中國修身養(yǎng)性的三大奇書,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對于讀者感悟中國文化、修養(yǎng)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1、交友須帶三分俠氣,作人要存一點素心

          大意:交朋友應(yīng)該帶著三分俠義氣,做人要保存一點素凈心。

          感悟:俠氣和素心,當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稀缺。警,醒。

          2、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大意:高興時說的話多半沒信用,發(fā)怒時說的話多半失體面。

          感悟:切忌,切記。

          3、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大意:不吝嗇錢財可以集聚眾人,對自己嚴格約束可以使人信服,寬宏大量容易獲得人心,凡事身先士卒才能領(lǐng)導(dǎo)別人。

          感悟:成大事,說到底拼的還是氣度和人品。

          4、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

          大意:遇到大事和難事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擔當。遇到逆境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胸襟和氣度。遇到讓人或喜或怒的事情時,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涵養(yǎng)。在與眾人同行同止時,可以看出一個人對事物的見識。

          感悟:經(jīng)得住考驗,才是真修養(yǎng)。人別看他怎么說,要看他怎么做。

          5、先淡后濃,先疏后親,先達后近,交友道也

          大意:交朋友,要先淡薄而后濃郁,先疏遠而后親近,先接觸而后相知,這才是交朋友的正確方法。

          感悟:時間積淀的醇厚,是永遠無法速成的。

          6、守恬淡以養(yǎng)道,處卑下以養(yǎng)德,去嗔怒以養(yǎng)性,薄滋味以養(yǎng)氣

          大意:守安詳恬淡以修養(yǎng)大道,處低下卑賤以修養(yǎng)品德;去掉怨怒以修養(yǎng)性情,減少欲望以修養(yǎng)真氣。

          感悟:有件事情很奇怪可是又不能不信服--好的心性素質(zhì),往往是從壞的處境來的。

          7、凡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凡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凡光,留不盡之意則趣多,凡才,留不盡之意則神滿

          大意:做事留一點余地就會變得圓滿,東西留一點余地就會富裕使用,感情留一點余地就會意味深遠,說話留一點余地就會余味猶存,興致留一點余地就會增加情趣,才華留一點余地就會神韻飽滿。

          感悟:相信很多人都對此有體會。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不滿才有回旋和發(fā)展,太滿就沒了空間,不是憋死就是撐死。凡事留余地,最妙。這是道家智慧的精髓之一。

          8、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鮮終

          大意:不可趁著興奮而輕易許諾,不可因為醉意而生嗔怒,不可趁著快活而多生事端,不可因為疲倦而辦事有頭無尾。

          感悟:永遠記住一句話--非常狀態(tài)下的一切,都不可信。藝術(shù)除外。

          9、寡思慮以養(yǎng)神,剪欲色以養(yǎng)精,靖言語以養(yǎng)氣

          大意:寡思少慮以涵養(yǎng)精神,袪除色以涵養(yǎng)精元,減少言語以涵養(yǎng)精氣。

          感悟:從道家來說,思慮重的確耗神,欲望重的確損精,話語多的確傷氣。

          10、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

          大意:安寧平和是處理事情的第一方法,謙恭退讓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方法,海涵寬容是與人相處的第一方法,閑逸灑脫是怡養(yǎng)身心的第一方法。

          拓展:

          《小窗幽記》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陳繼儒。全書始于醒,終于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一再為讀者所關(guān)注,其蘊藏的文化魅力,正越來越為廣大讀者所認識。

          一說是明人陳繼儒撰。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諸生,隱居昆山之陽,后筑室東佘山, 杜門著述。工詩能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屢奉詔征用,皆以疾辭。其所作“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寫”。今存著,除《小窗幽記》外,尚有《見聞錄》、《六合同春》、《陳眉公詩余》、《虎薈》、《眉公雜著》等。

          另一說是明代陸紹珩所著(約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詳。明天啟年間曾流寓北京,編撰有《醉古堂劍掃》。《小窗幽記》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集,內(nèi)容主要闡明涵養(yǎng)心性及處世之首,表現(xiàn)了隱逸文人淡泊名利,樂處山林的陶然超脫之情,文字清雅,格調(diào)超拔,論事析理,獨中肯綮,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書善畫,與董其昌齊名,其文今日讀來,頗有風致,清賞美文外,于處世修身,砥礪操守或有啟發(fā)。此書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為中國修身養(yǎng)性的三大奇書,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對于讀者感悟中國文化、修養(yǎng)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全書共分為12卷:卷一 集醒 卷二 集情 卷三 集峭 卷四 集靈 卷五 集素 卷六 集景 卷七集韻卷八 集奇 卷九集綺 卷十 集豪 卷十一 集法 卷十二 集倩 。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所處的人事環(huán)境、物質(zhì)環(huán)境也在急速變化中。面對這復(fù)雜多變的環(huán)境,我們不禁要喟嘆,現(xiàn)今不僅做事難,做人更難。處世之道,就是為人之道,今天我們要立足于社會,就得先從如何做人開始。明白怎樣做人,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待人接物才能通達合理。這確實是一門高深的學(xué)問,值得我們終身學(xué)習。而在如何立身處世方面,陳繼儒的《小窗幽記》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光明之路,他歸納出的“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四法,建議人們保持達觀的心境,平和地為人處世,對后人影響至深。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