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典語錄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典語錄 > 話語 > 雍正和高僧說的話精練70句

          雍正和高僧說的話精練70句

          時間:2020-11-03 18:06

          談到《紅樓夢》,許多文藝批評家和鑒賞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小說的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身上,對于和主人公有關的人物諸如賈母、賈政、王熙鳳,乃至襲人、晴雯等等,也有所評議,惟獨對小說第一回就出現(xiàn)一直到第一百二十回再次見面的一僧一道忽視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本文試圖就一僧一道在全書中的作用及作者塑造這兩個極其古怪的藝術形象的蘊意發(fā)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希望得到方家批評指正。

          一、一僧一道遠遠而來,伴隨《紅樓夢》從開場到結局,走過漫長的旅程。

          翻開《紅樓夢》,我們就看到作者交代女媧煉石補天,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頑石,只剩下一塊,“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后,靈性已通,……日夜悲號慚愧。”就在這時,一僧一道遠遠而來。應該說,這是長篇巨制《紅樓夢》的真正開始,也是這部小說又名《石頭記》的自我交代。

          就是在一僧一道訴說“紅塵中榮華富貴”的吸引之下,頑石才打動凡心。在頑石的苦苦央求下,那和尚施展法術,才將一塊巨石變成鮮明瑩潔的美玉,又縮成扇墜大小的佩玉,并且鐫有“通靈寶玉”四個字,帶它到滾滾紅塵去了。——這便是賈寶玉落草時嘴里銜下來的那塊玉,賈寶玉本人稱它為“勞什子”,他的祖母卻尊它為“命根子”。就是這塊玉,就是這個整日系著這塊玉的人,在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花地,溫柔富貴鄉(xiāng),游蕩了十幾年。歷經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的過程。第一百二十回,小說通過甄士隱之口,交待得明明白白:“前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帶下凡,如今塵緣已滿,仍是此二人攜歸本處,這便是寶玉的下落?!敝链耍都t樓夢》的緣由也交待清楚了。

          除了這一僧一道之外,和《紅樓夢》這部小說有直接關連的還有一位空空道人,是他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抄錄了這個故事。神奇怪誕的開頭和結尾,不但保持了藝術結構上的完整,更重要的是作者把自己的哲理和藝術見解巧妙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使讀者在奇趣的閱讀境地接受作者的超乎現(xiàn)實而與小說故事情節(jié)若即若離的理性升華。這實在是作家的苦心匠意所在。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對這一僧一道的研究。

          二、一僧一道和小說的主人公命運經歷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宛如關節(jié),開啟關合,非同小可。

          《紅樓夢》中的一僧一道穿過虛無飄渺的天堂,既可以闖入凡人的夢境,又可以跑進繁華似錦的社會生活,他們和小說的主人公的關系極為密切。譬如在第一回里,這一僧一道在甄士隱的夢境中出現(xiàn),并且說甄士隱抱在懷中的女兒英蓮是一個“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以致使甄士隱感覺他們是在說“瘋話”。哪里知道幾個月以后,歷經女兒英蓮失蹤、再遭火災殃及,一貧如洗的甄士隱,又遇到了高唱《好了歌》的跛足道人,士隱頓時徹悟,竟搶了道士肩上的褡褳,同瘋道人一起飄然而去。

          一僧一道和小說人物的關系,書中人都有交代。在第三回,林黛玉自己說:“那一年我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后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偗偘d癲,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p>

          在第七回,薛寶釵自己說:她小小的年紀卻留下了病根兒,“憑你什么名醫(y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后來還虧了一個禿頭和尚,說專治無名之癥,因請他看了。他說我這是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幸而先天壯,還不相干;若吃尋常藥,是不中用的。他就說了一個海上方,又給了一包藥末子作引子,異香異氣的,不知是那里弄了來的。他說發(fā)了時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藥倒效驗些。”至于賈寶玉,第二十五回、第一百一十五回、一百一十六回都有描寫,在第一百二十回中通過賈政之口說出了賈寶玉與和尚的不解之緣:“便是那和尚道士,我也見了三次:頭一次是那僧道來說玉的好處;第二次便是寶玉病重,他來了將那玉持誦了一番,寶玉便好了;第三次送那玉來,坐在前廳,我一轉眼就不見了。我心里便有些詫異,只道寶玉果真有造化,高僧仙道來護佑他的。豈知寶玉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p>

          換句話說,《紅樓夢》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及其遭遇,都和太虛幻境中的一僧一道有關系。

          一般地說,神仙鬼怪在文藝作品中出現(xiàn)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戲不夠,鬼來湊”,以虛幻的鬼怪來填補故事情節(jié);一種是“若要靈,請神明”,以神仙的降臨以顯示不可抗拒的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兩種情況,都印證了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所說的:“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應該說,《紅樓夢》中一僧一道的出現(xiàn),是以上兩種情況的綜合,是作者精心布置、巧妙安排的。

          三、真耶幻耶,美耶丑耶,情耶理耶,在一僧一道身上體現(xiàn)著作者的藝術的文化的哲學的底蘊。

          當讀者第一次在第一回中見到一僧一道時,作者是這樣寫的:“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異,……”但是,頃刻之間就突然變了,“只見從那邊來了一僧一道:那僧則癩頭跣腳,那道則跛足蓬頭,瘋瘋癲癲,揮霍談笑而至?!钡搅说诙寤兀@兩個人的形體又小有改變,變成一個癩頭和尚、一個跛足道人。作者是這樣具體描寫的:“鼻如懸膽兩眉長,目似明星蓄寶光。破衲芒鞋無住跡,腌臜更有滿頭瘡?!边@是和尚的模樣。道士的模樣是:“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蓬萊弱水西?!钡搅说谝话僖皇呋?。和尚還是“滿頭癩瘡,渾身腌臜破爛”。賈寶玉當時想道:“自古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是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正是作者在塑造一憎一道形象時的藝術原則。

          真人是道家、道教常用名詞?!肚f子·天下》:“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薄罢嫒恕敝即恕!肚f子·大宗師》中說真人有四個特點:忘懷于物;淡情寡欲;不計生死,隨物而變,應時而行;天人合一?!痘茨献印け窘浻枴罚骸澳溃撃?,是謂真人?!睋?jù)《太平經》卷四十二“九天清先王災法”載,“真人職在理(治)地”,其等級地位,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顯然,作者暨通過藝術典型賈寶玉告訴人們,真人是他們心目中的真、善、美的化身。所以,一僧一道在太虛幻境形體是“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異”。那么,為什么到了凡問就變得“癩頭跣腳”、“跛足蓬頭”呢?這說明作者看到了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的距離,看到了真、善、美之間的不統(tǒng)一。

          在討論一僧一道藝術形象時,還有兩點值得注意:

          一是僧屬佛教道屬道教,這一僧一道怎么會走到一起的呢?有時,還佛道移位,例如第一回:“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边@里,佛和道相交錯。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文化交融——佛教與道教的融合。這樣的見解是正確的。南懷瑾在《中國道教發(fā)展史略》一書中指出:“道教自北宋之末,有南宗丹道的崛起,禪、道合一的途徑,已極其明朗?!泵魈嬷煸安⒆鸬?、佛兩教,清雍正登位以后,提倡禪宗,同時留心道家學術。從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看,《紅樓夢》的一僧一道,可以說是當時社會文化的縮影。

          一是對儒學的態(tài)度?!墩撜Z·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而《紅樓夢》則相反,開篇就談空空道人訪道求仙途中見到了石頭,石頭還會說話,如此等等。這說明作者不是儒學的忠實信徒,在某程度上則是儒學的`批判者和叛逆者。

          這是《紅樓夢》一僧一道的文化底蘊的大要所在。

          四、《紅樓夢》中僧道描寫極多,這既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真實性,又反映了宗教的異化,真真假假,善惡難辨。

          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紅樓夢》中寫僧道的回目約有66次,全書一百二十回中平均每l.8回就要出現(xiàn)一次,可見其頻率是相當高的。

          僧道頻繁出現(xiàn),大體上有兩方面內容:一是與前面所說有密切關聯(lián)的一僧一道對小說其他人物的影響;一是與一僧一道無甚關系,卻是宗教人物對小說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影響,構成整個小說特定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F(xiàn)在分別加以說明:

          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祥正照風月鑒”,是跛足道人在賈瑞垂危時刻,應賈瑞之求將褡褳中的一面鏡子交給賈瑞的,并且明白交代:“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癥,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杰俊、風雅王孫等看照。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三日后吾來收取,管叫你好了?!辟Z瑞接過鏡子,照背面,竟是一個骷髏立在里面,嚇得賈瑞連忙掩了;照正面,只見鳳姐站在里面招手,他心中一喜,蕩蕩悠悠的覺得進了鏡子,與鳳姐云雨一番,鳳姐仍送他出來。到了床上,噯約一聲,一睜眼,鏡子從手里掉過來,仍是反面立著一個骷髏,如此三四次送了命。賈代儒夫婦見孫子已死,便大罵道士:“是何妖鏡!若不早毀此物,遺害于世不小?!彼烀芑鸱贌宦犵R內哭道:“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正哭著,只見那跛足道人從外面跑來,喊道:“誰毀‘風月鑒’,吾來救也!”說著,直入中堂,搶入手內,飄然而去。顯然,跛足道人給賈瑞“風月鑒”是一種度化,可惜而又可憐的是賈瑞沉溺于淫而致死不悟。

          第六十六回則是相反的情形,柳湘蓮夢見尤三姐后驚覺,睜眼一看,他的所在地竟是一座破廟,旁邊坐著一個跛腿道士捕虱,柳湘蓮起身稽首相問:“此系何方?仙師仙名法號?”道士笑道:“連我也不知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過暫來歇足而已。”柳湘蓮聽了,不覺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劍,將萬根煩惱絲一揮而盡,便隨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用佛家術語說,柳湘蓮是:“頓悟”,走出凡塵,出家去了。

          以上例是一僧一道對小說主人公賈寶玉等以外的影響。

          下面談談其他僧道情況。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老尼法名凈虛,實在是一個不“凈”不“虛”的人,她為了李衙內的親事,央求通過王熙鳳的權勢,逼迫長安守備的兒子退親,以完成李衙內的心愿。這筆婚姻交易開價三干兩銀子。一個出家之人,不修心拜佛,竟然卷入婚姻糾紛,可見其凡心未斷,六根不凈。老尼如此,小尼就更放蕩了。小尼智能被秦鐘抱到炕上,在禪房里就云雨起來。用出家人的話說:這實在是罪過!罪過!自稱“檻外人”、又稱“畸人”的妙玉,大觀園內的櫳翠庵的孤寂生活并沒有割斷她的人生歡樂的向往,賈寶玉過生日,她還送去祝壽的帖子。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說妙玉“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蓱z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她的結局是不幸的,被強盜搶走了。

          至于道士,第二十九回寫的張道士“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曾經先皇御口呼為‘大幻仙人’,如今現(xiàn)掌‘道錄司’印,又是當今封為‘終了真人’,現(xiàn)今王公藩鎮(zhèn)都稱他為‘神仙’,所以不敢輕慢”。就是這個張道士,居然為賈寶玉的婚事操心。可見他的塵緣未斷。第八十回天齊廟的當家王道士“專意在江湖賣藥,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劑,這廟外現(xiàn)掛著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備,亦長在寧榮兩宅走動熟慣,都與他起了個渾號,喚他作‘王一貼’,……”

          這些僧道和一僧一道在思想境界上的距離,讀者是一目了然的。這就是作者匠心獨運所在:這既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真實性、復雜性,又反映了宗教的異化現(xiàn)象,真真假假,善惡難辨。

          五、值得注意的是賈寶玉、林黛玉等論道談禪,是作者較深層次接觸宗教理論的反映,然而洞察作者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脂硯齋指出:此乃“悟禪亦由情”。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描寫賈寶玉看完戲以后,因為一個小旦的模樣“活象一個人”,被快嘴的史湘云點出:“象林妹妹的模樣兒”,寶玉聽了,連忙向湘云使眼色。卻不想這又惱了史湘云和林黛玉,受到她們兩人的冷落,他想到前日所讀《南華經》上有“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禾自寇,源泉自盜”等語,越想越沒趣,回到房間,大禁大哭起來,翻身起來,提筆寫了一偈:“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無可云證,是立足境?!辈⑶姨盍艘磺都纳荨罚骸盁o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薛寶釵看后認為“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兒一支曲子惹出來的。這些道書禪機最能移性。明兒認真說起這些瘋話來,存了這個意思,都是從我這一曲子上來,我成了個罪魁了。”因為在看戲時,薛寶釵向賈寶玉介紹過《魯智深醉鬧五臺山》中魯智深的唱詞《寄生草》,其中有“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林黛玉認為賈寶玉的偈語和《寄生草》曲“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癡心邪話。”果斷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來到寶玉屋里。一進來,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這樣鈍愚,還參禪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無可云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據(jù)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xù)兩句在后?!币蚰钤疲骸盁o立足境,是方干凈?!边@得到薛寶釵的贊賞,并且引發(fā)出關于禪宗的一段歷史,寶玉想了一想:“原來他們比我的知覺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尋苦惱。”想畢,便笑道:“誰又參禪,不過一時頑話罷了?!闭f著,四人仍復如舊。

          對于這一段參禪的描寫,有許多問題值得討論:

          一、我們知道佛教有許多宗派,凈土宗是影響最為廣泛的一宗,成天“南無阿彌陀佛”,就連一些不識字的人,也背著香袋,雙手合一,朝山進香。其他還有三論宗、律宗、法相宗、密宗,等等。這些,《紅樓夢》的作者都不予采取,獨鐘禪宗。這是因為禪宗是融印度佛學和中國道家學說于一體、最適合中國士大夫口味的佛教。更重要的是,禪宗是當年皇帝雍正予以提倡的宗派。這就是說,《紅樓夢》中的參禪悟道的描寫,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文化政策。

          二、我們知道禪宗有一段發(fā)展的歷史,這就是第二十二回通過薛寶釵說的一番話:“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役火頭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諸僧如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藭r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蜃阅钜毁试唬骸刑岜痉菢?,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五祖便將衣缽傳他。”這個故事,出于佛教經典《傳燈錄》。從此有“南能北秀”之說。可見《紅樓夢》作者佛教知識是很豐富的。禪宗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強調悟。林黛玉補充的一句‘無立足境,是方干凈”,當然是悟徹,更空、更虛無,因而得到薛寶釵的夸贊。

          三、禪家參悟,大體有四類:坐禪默照,隨緣任運,話頭參究,譬喻作相。如果說第二十二回描寫的是賈寶玉坐禪默照,那么第九十一回則是話頭參究和譬喻作相了。這可以說是別具風格的一篇傳燈錄。第九十一回寫道:賈寶玉因為沒有看到薛寶釵,心情不樂,嘆息道:“我想這個人生他做什么!天地間沒有了我,倒也干凈!”黛玉道:“原是有了我,便有了人;有了人,便有無數(shù)的煩惱生出來,恐怖,顛倒,夢想,更有許多纏得。……”寶玉豁然開朗,笑道:“很是,很是。你的性靈比我竟強遠了,怨不得前年我生氣的時候,你和我說過幾句禪語,我實在對不上來。我雖丈六金身,還借你一莖所化。”黛玉乘此機說道:“我便問你一句話,你如何回答?”寶玉盤著腿,合著手,閉著眼,噓著嘴道:“講來?!摈煊竦溃骸皩毥憬愫湍愫迷趺礃?寶姐姐不和你好怎么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怎么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摈煊竦溃骸岸U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睂氂竦溃骸坝腥缛龑?。”黛玉低頭不語。對于這一次話頭參悟,只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校注本對“弱水三千”句注明“比喻女子雖多,只愛黛玉一人。”其余諸家注本都釋語不詳,因而對“黛玉低頭不語”也就讓讀者不解了。所以,脂硯齋批語是很正確的:這是“悟禪亦由情”。說穿了,是借助禪語談情說愛,如此而已。

          四、值得注意的是關于《南華經》的引用。這說明禪與道家思想的表面結合點在“悟”,但各自的出發(fā)點卻不一定一致?!都t樓夢》第二十一回,描寫賈寶玉讀《莊子·(外篇)胠篋》;第二十二回,描寫賈寶玉讀《莊子·列御寇》和《莊子·山木》。不要以為賈寶玉是認真研讀《莊子》是莊子虛無飄渺思想的信徒,他真的要解脫了。不,這只是他一時的苦悶而已。脂硯齋批道:“試思寶玉雖愚,豈有安心立意與莊叟爭衡哉?且寶玉有生以來,此身此心為諸女兒應酬不暇,眼前多少現(xiàn)有意之事,尚無暇去作,豈忽然要分心于腐言糟粕之中哉?可知除閨閣之外,并無一事是寶玉立意作出來的。大則天地陰陽,小則功名榮枯,以及吟篇琢句,皆是隨分觸情,偶得之不喜,失之不悲。若當作有心,謬矣!”此說深受端木蕻良先生贊許。確實是這樣,《莊子》的原意與賈寶玉的引用,存在不水的距離?!肚f子·胠篋》的中心是絕圣棄智,提倡淡情寡欲?!肚f子·列御寇》的中心是虛無寧靜,生安于無為,死任其自然?!肚f子·山木》的中心是洗心寡欲,忍讓屈從?!都t樓夢》第二十一回寫賈寶玉要吃胭脂,被史湘云打落,并批評道:“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過!”這被襲人看見了,生了氣,賈寶玉又生襲人的氣。這才悶悶不樂,拿書解悶。第二十二回,也是因為賈寶玉和史湘云、林黛玉生氣,“怕生隙惱,方在中調和,不想并未調和成功,反已落了兩處的貶謗?!痹谟蓺馍那榫诚?,才寫下“無可云證,是立足境”的偈語。顯然,賈寶玉的悲涼和絕望是一時的沖動,和莊子的虛無的人生觀不是一回事。

          所以,林黛玉批評賈寶玉“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丑語怪他人”,賈寶玉欣然領受;她續(xù)偈句“無立足境,是方干凈”,賈寶玉肅然起敬。

          總而言之,《紅樓夢》中的論道談禪只是賈寶玉、林黛玉談情說愛思想交流的一種形式而已。

          六、一僧一道模糊了多少人的眼睛。

          最早否定一僧一道的是周澍,他在《紅樓新詠》中以《笑一僧一道》七律中寫道:“碌碌繁華富貴場,干卿底事為誰忙?”對一僧一道采取否定態(tài)度。

          看出一僧一道及參禪悟道的破綻和奧秘的當數(shù)孫桐生,他在《編纂石頭記評蕆事奉和太平閑人之作即步原韻》之三寫道:

          芥納須彌豈易量,文壇一瓣熱心香。參禪不祖王摩詰,問道誰師魏伯陽?敢以為山虧一簣,由來作史重三長。儒門亦有傳燈法,不涉虛無墮渺茫。

          是的,《紅樓夢》中的僧侶和道士的法號都是作者杜撰的,這是玎學考據(jù)派學者無從考證的一個問題。

          《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也是作者虛構的,沒有宗教經典可以作為依據(jù)。太虛幻境中的仙人的喜怒哀樂,也是作者按照人類社會的生活而附會的。是的,神仙本來就是人造的,人造神仙又來控制和主宰人的思想和行為。這實在是一個有趣而又可悲的循環(huán)。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xiàn)實的苦難的表現(xiàn),又是對這種現(xiàn)實的苦難的抗議?!痹凇斗炊帕譁S》中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

          《紅樓夢》中一僧一道的真相,誠如解庵居士在《石頭臆說》中指出的那樣:“士隱夢中所見一僧一道,即作者魂魄所化。作者自謂冥心搜索,精誠所通,出神入化,說出一段風流公案,盡屬幻境,所以開道姑倡此人此地,以總括全書之妙義也?!边@是很有見地的??床坏竭@一點就會胡亂猜疑了。猜疑之一是信奉不移,把一僧一道真的視為神仙,如林孝箕等在《紅樓詩借》中以“僧道合詠”為題寫了兩首七律,其二寫道:“大笑西來洩化工,形骸放浪萬緣空。雙云偶爾停天上,片石何來走袖中?佛骨仙心俱不二,癡魂怨魄倘來同。茫茫覺后黃粱夢,絕倒人間無是公?!辈乱芍窍嘈刨Z寶玉參禪悟道,真是解脫了。王國維就認為賈寶玉聽《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讀《胠藏》之篇而作焚花散麝,賈寶玉解脫了。猜疑之三是以跛道人的《好了歌》為全書的主題,林孝箕等似“跛道人好了歌”為題寫了三首詩,其三寫道:“萬事收場曲已終,人間何處不途窮?桶如脫底言皆旨,棒到當頭色是空。參透世情孤偈外,喚回塵夢眾生中。分明滿拍滄桑咸,喝罷山花落晚風?!鄙罩f,在紅學界曾鼓噪一時。

          其實,這些理解都不盡正確,都是被一僧一道的描寫模糊了視線。要了解一僧一道的構思由來,須了解作者當年的創(chuàng)作社會背景。據(jù)張中行《禪外說禪》所載:雍正皇帝更進一步,不只喜歡禪學,并以通禪自負,因而自號為圓明居士,還編了《御選語錄》。上層人物喜愛,一般人民循舊軌走,因而佛教就仍是繁榮昌盛,據(jù)統(tǒng)計,早年大小寺院八萬左右,僧尼十幾萬;晚年,寺院幾乎遍布全國各村鎮(zhèn),僧尼據(jù)說有八十萬,不出家而拜菩薩的,就難以數(shù)計了。雍正也留心道家學術。在當時的社會文化大背景之下,作者這樣的構思,實在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

          寒山寺導游詞【1】

          各位游客:說起寒山寺,大家都會想起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詩:“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边@是當年張繼進京

          【寒山寺創(chuàng)建歷史—寒山寺大鐘】

          寒山寺位于蘇州閥門外的楓橋鎮(zhèn),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后來在唐代貞觀年間,這里來了兩位天臺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才改名為“寒山寺”的。傳說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后來被人識破,兩人就雙雙乘鶴而去。又傳說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鐘,飄洋過海東渡日本,到了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和中國文化。

          在寒山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那口大鐘了。寒山寺的鐘,歷來受到詩人們的題詠,這在文學史上是罕見的。相傳張繼詩中所涉及的鐘,歷經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寒山先生四處探尋,欲將此鐘歸還,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在日本明治38年(1906年)由小林誠等一批工匠精心鑄成一對青銅鐘,一口留在日本觀山寺,一口送來蘇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好的一頁。在日本,蘇州寒山寺幾乎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在日本的小學里,甚至把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作為課文來講授和背誦。

          自1979年12月31日除夕夜,蘇州舉辦首屆除夕寒山寺聽鐘聲活動以來,已連續(xù)舉辦了20屆。20個除夕,近3萬以日本人為主的海內外游人來寒山寺聆聽夜半鐘聲。

          【景區(qū)概況—寒山別院】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進人寒山寺景區(qū)了。寒山寺景區(qū)擁有“古寺、古橋、古關、古鎮(zhèn)、古運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橋指寒山寺兩側大運河上的江村橋和楓橋,即張繼詩中“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楓這兩座橋。古關指大運河和上塘河交匯處的鐵鈴關,建于1557年,為明代抗擊倭寇的關隘,城樓雄偉,現(xiàn)設抗倭史跡陳列室。鐵鈴關、滸墅關、白虎關是歷史上有名的“蘇州三關”。古鎮(zhèn)就是楓橋鎮(zhèn),粉墻黛瓦,一派姑蘇水鄉(xiāng)風光。古運河即開鑿于隋場帝時的京杭大運河,全長 1794公里,從寺前流過。

          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輝煌,宏偉莊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會兒我們進了寺內再去參觀?,F(xiàn)在我們取道寒山別院去寒山寺。

          寒山別院是1993年修筑的,滿園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怕,蒼松、翠竹、桂花、櫻花、臘梅、草坪與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橋、聽鐘坪、覓詩廊等,景物交相暉映。園中的那座松茂亭內,于1993年立了一塊碑,碑文為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30歲時用行草書寫的《楓橋夜泊》詩。1956年,他的女兒李星華將這幅原作捐獻給國家,現(xiàn)存于中國革命博物館。寒山寺內還珍藏著宋代、明代、清代、民國年間以及現(xiàn)代文人學者寫的楓橋夜泊詩碑。

          【照壁—山門—主庭院—五百羅漢堂】

          穿過寒山別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橋就是江楓橋?,F(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山門前的照壁,黃墻上“寒山寺”三個大字,是由浙江東湖名土陶浚宣所寫,字體古樸蒼勁,給歷經千年風霜的古剎增添了莊重感。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寒山寺的山門是朝西的。通常的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以坐北朝南為最佳,而寒山寺的廟門為何要朝西呢?據(jù)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師說,這乃是“因地制宜”。原來蘇州是水鄉(xiāng)。隋代開的那條運河正位于寒山寺的西邊。唐宋之際,水上交通日益發(fā)展和繁忙,為便于路過的商人、船民、農民、信徒乘船來此朝拜進香,廟門便朝兩靠河邊開了。還有,人們都知道《西游記》中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兩天是佛祖居住地,西天又稱極樂世界,光明圣潔,無一煩惱,所以廟門朝西開,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國圣地,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再者,寺院多火燭,歷代寺僧都以大運河的水來消防滅火。按中國五行學說,水能克火,從風水上來克制火災。然而,和尚們的苦心仍逃不脫人間的災難。歷史上的寒山寺也避免不了戰(zhàn)火和火災,前后共五次火毀。破壞最嚴重的是清咸豐十年(1860 年)清軍與太平軍交戰(zhàn),一把大火,將古寺樓閣化為塵埃,除詩碑外無復留存?,F(xiàn)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又加修繕,重建大殿,一時成為吳中名剎。

          寒山寺現(xiàn)存主要建筑和古跡有:大雄寶殿、廡殿、藏經樓、寒山拾得塑像、碑廊、鐘樓、楓江樓等。下面讓我們進內參觀。各位請看:這塊“古寒山寺”的匾額,是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的手筆。進入山門,迎面是慈顏常笑的彌勒佛坐像,背面是韋馱的威武立像。

          穿過山門,我們來到了寒山寺的主庭園,園內青松挺拔,回廊曲折通幽,左側的花壇兩面嵌有兩塊石刻,一為明代崇禎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為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妙利指的是初建時的寺名“妙利普明塔院”。這兩塊石刻概括了寒山寺的歷史淵源。

          接著我們來看看左側的五百羅漢堂。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鍍金五百羅漢,在羅漢堂中央矗立著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觀音銅像,高2.5米,重1.5噸,是由日本宗教畫院、日本禪宗畫家協(xié)會贈送的,于1995年落成。

          【大雄寶殿—釋迦牟尼像—十八羅漢像—大銅鐘】

          在進大雄寶殿前,我們先留意一下大雄寶殿前的漢白玉欄桿,全長34.50米,柱高1.5米,欄板高0.7米,采用蓮花寶座和海棠的圖案。這只鐵香爐上鑄有“大化陶熔”四字,暗示了佛的神通廣大,意為佛的教化可以造就信徒成為大器。大殿前的一對石柱,稱為“露盤”,是和尚就餐前放飯盛水,以供所謂餓鬼食用的器具。

          殿內正中供奉的是釋迎牟尼佛木雕像,左邊長者為迦葉,右邊年輕的叫阿難,他們是如來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葉在靈鷲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會;阿難是佛祖的從弟,聰明有智慧,擅長記憶,跟隨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的講經說法都寫在貝葉樹的葉子上,成了佛經。1924年 “戊戌變法”改良家康有為參拜寒山寺,曾寫了一副“真經書貝葉,法果證菩提”的

          大殿兩側沿墻分列著明代時從山西五臺山清來的鐵鑄十八羅漢金身坐像。釋迪牟尼佛像背后東墻上嵌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所畫的寒山、拾得石刻。寒山右手指地,拾得擔胸笑顏,畫面上還有講述寒山、拾得勸人和好歡顏的詩篇:“我若歡顏少煩惱,世間煩惱變歡顏?!蹦蠅ι锨队星宕鸾叹邮看篾Q山人鄭文焯于1880年在楓橋船中所作的指畫豐子像石碑。據(jù)說豐干和尚是寒山、拾得的師傅。

          大殿后測東南角懸掛的這口大銅鐘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贈送的,銅鐘高80多厘米,直徑近70厘米,周圍鑄有陽文漢字《姑蘇寒山寺鐘銘》,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寫。

          【普明塔—寒拾殿—藏經閣—鐘樓】

          出大雄寶殿,左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邊是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正前方的兩層樓即是寒拾殿。屋頂上雕了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的塑像。

          我們先登塔遠眺。寒山寺始建時,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毀于戰(zhàn)火,北宋重建寶塔,元代末年又毀,后600多年來寒山寺一直無塔,建塔是寺僧們的心愿。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舉行隆重的開光典禮。塔高42.2米,5層,呈正方形,為仿唐木結構樓閣式塔;塔剎為銅鑄鍍金,高9.6 米,重12噸,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塔外四周掛有108個風鈴,塔內各層都有木梯可供游人登臨。登上寶塔,東可望蘇州古城,南觀蘇州新區(qū)和大運河,北眺虎丘和西面的獅子山,吳中美景幾乎盡收眼底。塔院四周建有回廊,廊間可觀賞古代名人書寫的《楓橋夜泊》詩碑。

          下了普明塔,讓我們去參觀一下“寒拾殿”。請看:門上方這三個字的匾額為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所寫。進入殿內,抬頭可見在一座巨大的蓮花座盤上,有兩個祖胸露乳、蓬頭赤足的胖子:兩手一上一下、手拿方桂圓口凈瓶的叫寒山;左手持腰帶、右手持一枝荷花的就是拾得,那副眉開眼笑的樣子,好像在跟我們游人逗樂呢。寒山、拾得確有其人,是唐代詩僧。寒山曾隱居浙江天臺寒巖,自號“寒山子”,他善于作詩,人稱詩僧,其詩內容有釋道思想,語言通俗,把深奧的佛學玄理用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有《寒山子詩集》流傳于世。拾得原是個孤兒,被大臺國清寺高僧車于在赤城山道上抬得收養(yǎng)為僧,故名拾得。在《全唐詩》中收有寒山詩一卷,共有303 首;收拾得詩一卷,共50來首。據(jù)說寒山、拾得本是七世冤家,經豐干禪師點化,終于和好,朝夕相處,親密無間。他們三人經常聚會談禪,寒山、拾得以友善而齊名。你看他倆一持荷花,一捧凈瓶,一“荷”一“瓶”,其諧音就為“和”“平”了。意為和和氣氣,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為“和圣”,抬得為“合圣”。所以民問講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

          寒山、拾得有一段對話值得我們品味。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日: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拾殿的樓上是藏經閣,上面秘藏珍貴佛經、書籍共7300多卷。寒拾殿后墻的背面正中供奉的刻有千手于眼觀音、韋馱和關公等人物的巨碑,刀法細膩,形象生動。內墻環(huán)壁嵌有的《金剛般著波羅密經》石刻和董其昌的題跋41塊。這些都是傳世珍品。

          現(xiàn)在我們到鐘樓去看看那只聲音洪亮,清越深遠的鐵鐘。樓上懸掛的鐵鐘是江蘇巡撫陳菱龍重修寒山寺時,為保存古跡,仿舊鐘式樣鑄造的,鐵鐘高1.2米,直徑約1.2米,重約2噸。鑄于清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寒山寺的鐘聲歷來被詩人們題詠,那悠揚的鐘聲已深入人心。那寺院的鐘聲為何要敲108響呢?唐代大智禪師懷海創(chuàng)立“百丈清規(guī)”佛教典儀中規(guī)定在晨昏二時雞大鐘108聲,以“覺醒百八煩惱之迷夢”。根據(jù)我國佛教經典和風俗,108響鐘聲有3種含意:第一種含意是因為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jié)氣72個候(古代稱五天為一候,按農歷360天計,一年分為知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種煩惱之數(shù)。所以要聽108下鐘聲,表示回顧舊歲,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種含意是表示對佛門108位長老的懷念。第三種是說人生禍福相依,沉浮無常,一年中有108個煩惱,佛經上有“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所以敲一下鐘聲能除去一個煩惱,敲108下,就除盡所有煩惱,一年中化兇為吉,平平安安。每年除夕夜半,寒山寺僧敲鐘108響,最后一個鐘聲正好是新年零點開始。各位游客,不妨今年的除夕夜再到寒山寺來,聆聽這108 響鐘聲,消除人世的108個煩惱。

          1、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2、我不是高僧,沒有涅槃的自由。

          3、和朋友談心,不必留心,但和敵人對面,卻必須刻刻防備。

          4、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空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堑模鞘枪陋毜难?,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發(fā)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6、我在年青的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后來大半忘卻了,可也不覺得遺憾。

          7、當我沉默的時候,我感到充實;我將開口,然而又感到空虛。

          8、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9、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xù)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10、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遇的人著想,便成為人道主義;一種是甚么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為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

          11、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12、撒一點小謊,可以解無聊,也可以消悶氣;到后來,忘卻了真,相信了謊。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來。

          13、悲劇就是把美撕碎給人,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十全十美。

          14、幸福永遠存在于人類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諧與穩(wěn)定之中。

          15、我的雜文,所寫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結合起來,已幾乎是一形象的全體。

          16、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17、然而一個小的和一個老,一個死的和一個活的,死的高興地死去,活的放心地活著。說誑和做夢,在這些時候便見得偉大。所以我想,假使尋不出路,我們所要的倒是夢。

          18、不滿足是進步的車輪。

          19、內既堅實,則外界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種惡口,當亦如秋風一吹,青蠅絕響。

          20、正如逆水行舟,無論怎樣看風看水,目的只有一個---向前。

          21、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22、革命是要人生,不是要人死!

          23、悲劇是將那人生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24、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25、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26、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zhàn)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27、我的院子里有兩棵樹,一顆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28、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

          29、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30、我沉靜下去了。寂靜濃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亂山中許多白點,是叢冢;一粒深黃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燈。前面則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簡直似乎要撲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欄遠眺,聽得自己的心音,四遠還仿佛有無量悲哀,苦惱,零落,死滅,都雜入這寂靜中,使它變成藥酒,加色,加味,加香。這時,我曾經想要寫,但是不能寫,無從寫。這也就是我所謂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31、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32、我想,普遍、永久、完全,這三件寶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過也是作家的棺材釘,會將他釘死。

          33、我其實還敢站在前線上,但發(fā)現(xiàn)當面稱為“同道”的,暗中將我作傀儡或從背后槍擊我,卻比敵人所傷更其悲哀。

          34、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35、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36、他太認真;雖然似乎沉靜,然而他激烈。認真會是人的致命傷的么?至少,在那時以至現(xiàn)在,可以是的。一認真,便容易趨于激烈,發(fā)揚則送掉自己的命,沉靜著,又嚙碎了自己的心。

          37、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38、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39、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

          40、人世間,能與你分享幸福的不是愛人,能分享艱難的,一定是。

          41、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到天空,他想潛入蟻穴。

          42、謊語當然也是一個空虛,然而臨末,至多也不過這樣的沉重。

          43、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

          44、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知道。

          45、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罷!想出世的,快出世罷!想上天的,快上天罷!靈魂要離開肉體的,趕快離開罷!現(xiàn)在的地上,應該是執(zhí)著現(xiàn)在,執(zhí)著地上的人們居住的。但厭惡現(xiàn)世的人們還住著。這都是現(xiàn)世的仇仇,他們一日存在,現(xiàn)世即一日不能得救。

          46、在我生存時,曾經玩笑地設想:假使一個人的死亡,只是運動神經的廢滅,而知覺還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誰知道我的預想竟的.中了,我自己就在證實這預想。

          47、奔霆飛焰殲人子,敗井頹垣剩餓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48、凡對于以真話為笑話的,以笑話為真話的,以笑話為笑話的,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不說話。于是我從此盡量少說話。

          49、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

          50、中國人的雖然想了各種茍活的理想鄉(xiāng),可惜終于沒有實現(xiàn)。但我卻替他們發(fā)現(xiàn)了,你們大概知道的罷,就是北京的第一監(jiān)獄。這監(jiān)獄在宣武門外的空地里,不怕鄰家的火災;每日兩餐,不慮凍餒;起居有定,不會傷生;構造堅固,不會倒塌;禁卒管,不會再犯;強盜是決不會來搶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51、我又愿中國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

          52、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fā)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53、現(xiàn)在不說別的,但看雍正、乾隆兩朝對于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震驚。全毀、抽毀、刪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篡改了古書的內容。乾隆朝的篡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盛事的,但他們不但搞亂了古書的格式,還篡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于內廷,還頒之于文風頗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里面也曾經有過很多很有些骨氣的人。

          54、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5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56、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57、新的生路還很多,我必須跨進去,因為我還活著。但我還不知道怎樣跨出那第一步。有時,仿佛看見那生路就像一條灰白的長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來,我等著,等著,看看臨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

          58、現(xiàn)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哪一國,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適應環(huán)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

          59、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60、用玩笑來應付敵人,自然也是一種好戰(zhàn)法,但觸著之處,須是對手的致命傷,否則,玩笑終不過是一種單單的玩笑而已。

          61、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62、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也以謠言被殺的。

          63、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64、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65、人類的悲觀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66、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67、唱戲憑嗓子,鋤地憑膀子。

          68、書的模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墒菑倪€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象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zhí)干戚而舞”的刑天。

          69、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70、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71、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72、有些人必生所追求的東西往往是另一些人與生就俱來的東西。而當人生將走到盡頭時,也許必生追求的人得到了所渴望的,而與生俱來的人卻失去了他們僅有的。

          73、有人說:有些勝利者,愿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得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又有些勝利者,當克服一切之后,看見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誠惶誠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沒有了敵人,沒有了對手,沒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個,孤零零,凄涼,寂寞,便反而感到了勝利的悲哀。

          74、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

          75、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書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來的東西。

          76、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绷耍恢酪咽俏甯鼘⒔鼤r候。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77、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和事業(yè)。

          78、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79、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吧,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80、會覺得死尸的沉重,不愿抱持的民族里,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靈藥,但倘在不再覺得沉重的民族里,卻不過是壓得一同淪滅的東西。

          聲明 :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