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會再回憶,那沒用的東西。
2、你說我問得太細(xì)教科書上沒有,那請問病人會按照教科書來生病嗎?
3、我有我的驕傲,憑什么為了你去卑微自己。
4、愛上自己的人會適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適度地忍耐別人一樣。他不會因為自己的一些弱點感而到活得很痛苦。如同疼愛嬰兒一樣,你愛上你自己。如同疼愛戀人一樣,你愛上你自己。當(dāng)你對自己的疼愛、憐愛、喜愛,超過所有一切的時候,你就得道了。那是唯一修行的道路,你徹底愛上你自己,絕不動搖!你徹底愛上你自己,絕無雜念,你徹底愛上你自己,絕不犧牲。那么,上天就將為你打開一切你想要的大門,幸福美好的人生將撲面而來。
5、我們不能浪費自己的潛能,因為浪費潛能是對生命的最大浪費。
6、不要慨嘆生活的痛苦。
7、品格好、心理健康、悟性好的人才能發(fā)揮出人生的最大潛力。
8、要有"吃虧是福"的心態(tài):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想占便宜,于是驕狂之心日盛,難免會侵害別人的利益,于是紛爭四起,又怎能不吃虧。 人生過程中別得罪小人,也別得罪比自己小的人;別跟小人過不去,也別跟比自己小的人過不去。 得罪小人會壞事,得罪比自己小的人會影響共事。 平凡的工作要用不平凡的態(tài)度來完成,簡單的問題要用全面的思考來決策,當(dāng)今的事情要用將來的目光來審視,遙遠(yuǎn)的理想要靠現(xiàn)實的努力來實現(xiàn)。
9、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五個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和靈魂。 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 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花開是剎那的永恒,花落是靜寂的歸結(jié)。 花開花落,緣起緣滅;眾境皆空,萬緣歸寂。 繁華落盡,則見真淳;萬緣入滅,方識真心。 笑看花開,是一種寧靜的喜悅;靜賞花落,是一份隨緣的自在。
10、男人,再優(yōu)秀,沒女人也生不下孩子。說明:"合作很重要?。?/p>
11、閑暇不以不做事為特征,而以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為特征。
12、失望是心靈上的貧困。只有最偉大最堅強的意志,才能抵抗。
13、一個沒有結(jié)局的故事,又何必念念不忘。
14、其實愛情不是最初的甜蜜,而是繁華退卻依然不離不棄的陪伴。
15、愛得天崩地裂的時候,我們甘心成為情人手上被飼養(yǎng)的小鳥或是被馴服的.豹,也希望對方如此。然后有一天,我們開始懷念在天空中飛翔和在林間跳躍的日子。
16、每當(dāng)想要流淚的時候,我就會抬起頭來看星星,這樣眼淚就不會流下來了。
17、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也不問,故事講完了,一個時代也就結(jié)束了。——大冰《好嗎好的》
18、試圖從別人身上找到自己尚且還殘留在的蛛絲馬跡,結(jié)果卻是徒勞…我們明知道相互之間的給予是理所當(dāng)然的,可是卻最蠢的給了對方不想要的。哪怕是竭盡全力獻上的,可是卻忘了對方根本不需要!
19、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加接近幸福。
20、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
21、我就貧吧我就,趕明兒把人攢齊嘍,我也開社。
22、人生90% 的都是廢話,而愿意聽你說廢話的人就是愛你的人。
23、"你夢想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我覺得肌膚之親、一蔬一飯,就是平淡生活里的英雄夢想。""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平淡啊。""別逗了,他們不想要平淡就不會平淡嗎!不但會平淡,而且會是瑣碎不堪的平淡。"
24、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急不得,躁不得。任何美好的狀態(tài)都不會輕易降臨。等吃夠了當(dāng)下的苦,未來的甜才會順理成章地來,你也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遇不到給你安全感的人不要緊,要學(xué)會自己給自己力量??磿?、聽歌、跑步,你喜歡的任何事都行。認(rèn)真豐富自己,安頓正負(fù)情緒,隨遇而安不是無所謂,是保證自己遇到什么情況都能撐得住自己。
25、忌妒別人的人,內(nèi)心不但是虛偽的,心胸也是狹隘的。
26、時光荏苒,笑也惘然。經(jīng)流時光的那些年,再回首看到你,陽光的笑依然縈繞在我腦海。
27、愛請是微笑,開始以吻生長,以淚結(jié)束,咋臨人世,你在哭愛你的人,在笑生命終結(jié)你的人,在笑愛你的人。
28、這世上最春風(fēng)得意的就是年輕女孩和大叔,而且是漂亮的年輕女孩和有錢的大叔?!端械哪腥硕际窍钠贰?/p>
29、您誕生的時分,您哭著,四周的人笑著;正在性命的止境,您笑著,而四周的人正在哭著。
30、日子就這么來來往往,竹與我仿佛不相干,各自在時間里忽睡忽醒。
31、世界杯是世界大事,高考是個人大事,我一般覺得世界的重要,高考一年一次,世界杯四年一次。
32、能與初戀戀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也是一種地步。
33、觀察者經(jīng)由透過意象與結(jié)論,制造了時空感,因此,他便和所觀之物產(chǎn)生了分裂。觀察者本身就是時空與距離的制造者,因此問題在于,他能否‘無我’地觀察實相?!
34、一個人不也挺好的嘛,至少時間是自己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享受興趣帶來的美好,且不被打擾……
35、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靠的都是恒心與持久。節(jié)儉更是如此,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節(jié)儉是累積財富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應(yīng)該把這個詞用行為做給孩子看,用耐心講給孩子聽。也許這對他一生都有意義。
36、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多生活夢想都只能是夢想。健康的身體,健康向上的思想會讓人的生命處于最佳狀態(tài)。身為父母要首先在生活細(xì)節(jié)中培養(yǎng)和發(fā)揚健康的觀念,給孩子養(yǎng)成科學(xué)、健康的生活習(xí)慣,這回影響他的一生。
37、一個家庭也該十分重視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始終強化"家"的概念。在這種氛圍里會讓家庭每一成員學(xué)會互相關(guān)心,團結(jié)友愛,這或許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經(jīng)營生意、經(jīng)營人生都應(yīng)如此。
38、一雙泉水般純凈的眼睛里,含著柔和的光亮。黑莓子似的眼睛里彌漫著從心靈里蕩漾出來的亮晶晶的光彩。濃眉下面深藏著一對炯灼的眼睛,那里面飽含著無邊的慈愛。
39、我的所有傷痛在意和難受,在你眼里都只是輕描淡寫的八個字,莫名其妙,無理取鬧。
40、在月光下,一直找尋那想念的身影。
李壁字季章。父燾,典國史。壁少英悟,日誦萬余言,屬辭精博。孝宗嘗問燾:“卿諸子孰可用?”燾以壁對。召試,為正字。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時韓?胄專國建議恢復(fù)用師意方銳壁言進取之機當(dāng)重發(fā)而必至毋輕出而茍沮大臣或以沮兵議忤侂胄得罪貶,壁論待敵先發(fā),然后應(yīng)之。侂胄意不懌。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檜首倡和議,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復(fù)開于臣子之口。愚以為宜亟貶秦檜,示天下以仇恥 必復(fù)之志,則君臣上下奮勵振作,拯潰民于殘虐,湔祖宗之宿憤。在今日舉而措之,無難矣?!笔枳?,秦檜坐追王爵。議者謂壁言雖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來,微示欲和意。丘 以聞,壁貽 書, 俾遣小使致書金帥求成。金帥報書以用兵首謀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復(fù)以和為意。壁言:“茍利社稷,固難執(zhí)一?!眮腚胁宦牐帽庖婕?。 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后侂胄被誅,御史葉時論壁反復(fù)詭譎,削三秩,謫居撫州。越四年,復(fù)除知遂寧府,未至,而潰兵張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寧,壁傳檄 諭之,福等讀檄泣下,約解甲降。會官軍至挑賊,賊忿,盡燔其城。顧 府治曰:“李公旦夕來居,此其勿毀?!北隈Y書大將張威,使調(diào)兵士來戰(zhàn)。威夜遣人叩門,言曰:“賊壘堅不可破,將選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北谠唬骸皩彔?,必多殺士卒,盍先斷賊汲路與糧道,使不得食,即自成禽矣?!币蚤L圍法授之,威用其謀,賊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謚文
懿。壁嗜學(xué)如饑渴,群經(jīng)百氏搜抉靡遺,于典章制度尤綜練。為文雋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塵錄》三卷等。
(選自《宋史李壁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時韓?胄專國/建議恢復(fù)用師/意方銳壁/言/進取之機/當(dāng)重發(fā)而必至/毋輕出而茍沮
B.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時韓?胄專國/建議恢復(fù)/用師意方銳/壁言/進取之機/當(dāng)重發(fā)而必至/毋輕出而茍沮
C.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時/韓?胄專國/建議恢復(fù)用師/意方銳/壁言/進取之機/當(dāng)重發(fā)而必至毋輕出/而茍沮
D.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時/韓?胄專國/建議恢復(fù)/用師意方銳壁/言/進取之機/當(dāng)重發(fā)而必至/毋輕出而茍沮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卿,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也可以是君對臣的稱謂或夫妻、朋友間的愛稱。
B.爵是君主國家貴族封號,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C.秩,指官吏的俸祿,也指官吏的官階、品級,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貶官三級。
D.嘉定,孝宗都是年號,是古代歷代帝王用以紀(jì)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標(biāo)志。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李壁聰穎好學(xué),著作頗豐。他年輕時每天誦讀一萬多字,所寫的文章精當(dāng)廣博;求學(xué)如饑似渴,涉獵廣泛,撰有多部著作。
B.李壁審時度勢,隨機應(yīng)變。他先是反對韓?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議貶斥秦檜以振奮人心。
C.李壁勇于擔(dān)當(dāng),不怕?lián)?zé)。他和韓?胄共同執(zhí)掌朝政,韓侂胄執(zhí)意用兵,他不顧他人勸阻,與韓?胄一起出兵,兵敗后被貶居撫州。
D.李壁精于謀略,平定賊兵。平定賊兵的過程中,他調(diào)兵遣將,反對火攻,建議采取斷汲路與糧道的長圍之法,最后賊兵被平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金遣使來,微示欲和意。丘 以聞,壁貽 書,俾遣小使致書金帥求成。(5分)
(2)審爾,必多殺士卒,盍先斷賊汲路與糧道,使不得食,即自成禽矣。(5分)
10.B(解析:“時”是“當(dāng)時”的意思,一般做狀語,所以應(yīng)在“韓?胄專國”前,因此可以排除C、D項,“壁”是“言”的主語,應(yīng)在“壁”前斷開,可排除A、D項,答案選B項。)
11.D(解析:“嘉定,孝宗都是年號”錯,嘉定是年號,孝宗是廟號。)
12.C(解析:“與韓?胄一起出兵,兵敗后”于文無據(jù)。)
13.(1)金國派使臣來,暗中表示想議和的意愿。丘把這件事報告朝廷,李壁送給丘 一封信,讓他派侍役送信給金兵元帥講和。(得分點:“微”“聞”“俾”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真是這樣,必然大量損失士卒,為什么不先斷絕賊兵汲水的通路和運糧的道路,讓他們得不到食物,他們就會自動被擒了。(得分點:“審爾”“盍”“禽”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參考譯文】
李壁字季章。父親李燾,主修國史。李壁年輕時聰穎過人,每天誦讀一萬多字,寫的文章精當(dāng)廣 博。孝宗曾問李燾:“您的各個兒子中,誰可任用?”李燾回答說李壁可用。被召試后,李壁擔(dān)任正 字。寧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當(dāng)時韓?胄專權(quán),建議收復(fù)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李壁說:“進攻的關(guān)鍵,應(yīng)該是慎重發(fā)兵并一定要達到目的,
不要輕率出兵而隨便停止?!庇械拇蟪家驗樘岢鲎?止發(fā)兵的意見違逆了韓?胄獲罪被貶,李壁議論應(yīng) 該等待敵人先發(fā)兵,然后應(yīng)對他們。韓侂胄心中不 悅。李壁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 面),就上奏說:“自從秦檜首先提倡和議使得父兄 百世的仇恨不再從臣子口中說出,臣認(rèn)為應(yīng)該立即 貶斥秦檜,向天下表明報仇雪恥的志向,這樣一來, 君臣上下奮發(fā)振作,從兇殘暴虐的敵人手中拯救出 離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長久怨憤。在今天提出并 去施行這些,不難啊。”奏疏交上去,秦檜被判罪追 削王爵。議論的人認(rèn)為李壁的話雖然公道,只不過 是用來迎合韓?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國派使臣 來,暗中表示想議和的意愿。丘 把這件事報告朝 廷,李壁送給丘 一封信,讓他派侍役送信給金兵元帥講和。金兵元帥回信稱用兵的主要謀劃者是 韓侂胄,韓侂胄大怒,不再考慮議和。李壁說:“如果對國家有利,本來也難以始終采取一個策略?!表n?胄不聽,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韓?胄共同執(zhí)掌朝政,有人勸李壁趕快離開,不要和韓?胄一起分擔(dān)禍患,李壁說:“唉,國家困乏了,我離開了誰適合謀劃這些?”后來韓?胄被誅殺,御史葉時 議論李壁反復(fù)無常變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級,貶居撫州。過了四年,又被授任遂寧府知府,還沒有 到任,而潰散兵卒張福進入益昌,殺害朝廷命官,到達遂寧,李壁發(fā)布文書諭示他們,張福等人讀檄文 流下眼淚,約定解甲投降。恰好官軍來到向賊兵挑 戰(zhàn),賊兵憤怒,把全城都燒了,看著府衙說:“李公很 快要來居住,這里不要燒毀?!崩畋诳祚R傳信給大將 張威,叫他調(diào)集士兵來會戰(zhàn)。張威夜間派人敲門, 告訴他說:“賊兵城壘堅固無法攻破,將要挑選敢死 隊,用云梯登城,用火攻城?!崩畋谡f:“真是這樣, 必然大量損失士卒,為什么不先斷絕賊兵汲水的通 路和運糧的道路,讓他們得不到食物,他們就會自 動被擒了?!庇瞄L期圍困的方法教給他,張威使用了 他的計謀,賊兵于是被平定。李壁于嘉定十五年六 月去世,謚號文懿。李壁愛好學(xué)習(xí),如饑似渴,各家 經(jīng)典全都搜集,沒有遺漏,對典章制度尤其進行綜 合研習(xí)。他寫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 一百卷,《涓塵錄》三卷等。
(甲)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yuǎn)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又蝗虠壠渚?,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節(jié)選自蘇軾《賈誼論》)
(乙)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謙讓未皇也。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彼熳酝督?。誼追傷之,因以自喻。其辭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話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麗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謂隨、夷溷兮,謂跖、蹯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鋸。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已矣!國其莫吾知兮,子獨壹(抑)郁其誰語?……”
(節(jié)選自《漢書·賈誼傳》)
1.對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B
A.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庶幾:或許可以,表希望
B.夫子何為不豫 ?豫:猶豫不定
C.文帝謙讓未皇也 ?皇:通“遑”,閑暇
D.獨離此咎兮 ?離:遭受,受到 嬈雪
2.下列各組選句中,加點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D
A.申之以子夏 ?既窈窕以尋壑
B.三宿而后出晝 ?而君幸于趙王
C.乃草具其儀法 ?度我至軍中,公乃人
D.子獨壹郁其誰語 ?其孰能譏之乎
3.所選《漢書》中的材料,能直接說明蘇軾“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觀點的一項是B
A.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
B.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
C.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D.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4.下列用“/”給文中畫波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A.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B.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C.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D.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5.將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4分)
譯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盡才而郁郁死去,照這樣說起來,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
(2)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3分)
譯文:算了吧,整個國家沒有清醒的人,也沒有誰了解我
(3)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3分)
譯文:遭遇紛亂無常的社會,才逼得您自殺失去生命
參考譯文:
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guī)劃目標(biāo),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遠(yuǎn)遠(yuǎn)地超過它?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盡才而郁郁死去,照這樣說起來,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踐他的政治主張。將到楚國時,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聯(lián)絡(luò)。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是這樣的殷切。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住了三夜才出走,還說: “齊宣王大概會召見我的?!本硬蝗绦膭e離他的國君,感情是這樣的`深厚。公孫丑向孟子問道:“先生為什么不高興?”孟子回答:“當(dāng)今世界上(治國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么要不高興?”君子愛惜自己是這樣的無微不至。如果做到了這樣,還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應(yīng)當(dāng)明白世上果真已沒有一個可以共圖大業(yè)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沒有遺憾了。象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啊。
賈誼認(rèn)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應(yīng)該改正歷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于是他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shè)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于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dān)任公卿之職。而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誣告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紀(jì)輕而學(xué)識淺,只想獨攬大權(quán),把政事弄得一團糟?!庇谑菨h文帝后來就疏遠(yuǎn)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太傅。
因為被貶而離開京城,賈誼的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賦文這樣說:
我恭奉天子詔命,帶罪來到長沙任職。曾聽說過屈原啊,是自沉汨羅江而長逝。今天我來到湘江邊上,托江水來敬吊先生的英靈。遭遇紛亂無常的社會,才逼得您自殺失去生命。啊呀,太令人悲傷啦!正趕上那不幸的年代。鸞鳳潛伏隱藏,鴟梟卻自在翱翔。不才之人尊貴顯赫,阿諛奉承之輩得志猖狂;圣賢都不能順隨行事啊,方正的人反屈居下位。世人竟稱卞隨、伯夷貪婪,盜跖、莊蹻廉潔;莫邪寶劍太鈍,鉛刀反而是利刃。唉呀呀!先生您真是太不幸了,平白遭此橫禍!丟棄了周代傳國的無價鼎,反把破瓠當(dāng)奇貨。駕著疲憊的老牛和跛驢,卻讓駿馬垂著兩耳拉鹽車。好端端的禮帽當(dāng)鞋墊,這樣的日子怎能長?哎呀,真苦了屈先生,唯您遭受這飛來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