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中有沒有說“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的句子
教的“十來偈”: 正者從忍辱中貧窮者從慳貪中來, 高位者從禮拜中來賤者從憍慢中來, 喑啞者從誹謗中來,盲聾者從不信中來, 長壽者從慈悲中來,短命者從殺生中來, 諸根不具者從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從持戒中來。
善導大師云: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斌宗法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金剛經(jīng)》“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華嚴經(jīng)》“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 《華嚴經(jīng)》“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菩薩有一法。
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何等為一。
謂于晝夜常念思惟。
觀察善法。
令諸善法。
念念增長。
不容毫分。
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諸惡永斷。
善法圓滿。
” 《無量壽經(jīng)》“善護口業(yè),不譏他過;善護身業(yè),不犯律儀;善護意業(yè), 清凈無染”。
《梵網(wǎng)經(jīng)序》“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 《涅盤經(jīng)》“人身難得,如優(yōu)曇花。
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五苦章句經(jīng)》“人身難得,六情難具,口辯難中,才聰難致,壽命難獲,明人難遭,直言難有,大心難發(fā),經(jīng)法難聞,如來難值。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當來之世經(jīng)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jīng)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jīng)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
諸佛經(jīng)道,難得難聞。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若聞斯經(jīng),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 66句佛家經(jīng)典禪語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2.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放不下。
3.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4.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5.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
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 今日的執(zhí)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7.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zhí)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8.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9. 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10. 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11.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2.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
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nèi)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14.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5.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16.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7.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18. 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19.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么要裝毒藥呢
同樣的心里,你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20.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
當有一天,你深 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
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卻沒有腳。
22.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23.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24.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25. 情執(zhí)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zhí),你才能得到自在 26.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27.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28. 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29. 默默的關(guān)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30. 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jīng)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31. 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33.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
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
有德自然香。
34.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35.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36. 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37.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38.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39. 廣結(jié)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40. 沉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41.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42.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43.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44.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 只要面對現(xiàn)實,你才能超越現(xiàn)實。
46.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48.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么
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49.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50.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51.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52.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53. 誠實的面對你內(nèi)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54. 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55. 大多數(shù)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 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57.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 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
人的心若死執(zhí)自己的觀 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
59. 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
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成了 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jīng)家破人亡。
60. 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
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
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61.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制現(xiàn)在。
62. 惡口永遠不要出自于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
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 識。
63. 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
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
我們一定要保有 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64. 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
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65. 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zhí)著。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66.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 來面對這一切。
佛語中,形容做事不留遺憾的句子有哪些
阿彌陀佛
有關(guān)于佛語的話
經(jīng)典一:一切皆為虛 經(jīng)典二可說。
經(jīng)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jīng)典四:人生在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jīng)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jīng)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jīng)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jīng)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jīng)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jīng)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佛語有云:寧靜而致遠。
佛語有云: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佛語有云:隨心、隨緣、隨性。
佛語有云:萬法唯心。
佛語有云:風亦不動,樹亦不動,乃汝心動也。
佛語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語有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佛語有云:善惡一念之間。
佛語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語有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佛語有云:厚德載物,有容乃大。
佛語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佛語有云:九九歸一、終成正果。
佛語有云:禍往者福來。
佛語有云:無色無相,無嗔無狂。
佛語有云: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佛語有云:眾生皆平等。
佛語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語有云:即種因,則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佛語有云: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佛語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五陰盛。
佛語有云:一剎便是永恒。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一切皆為虛幻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若以音求我 ,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不可說。
(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
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色即是空,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必惹塵埃梵志雙手持花獻佛,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左手之花。
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右手之花。
佛還是說:放下。
梵志:我手中之花皆已放下,還有什么可放的呢
佛說:放下你所有的想念,一直舍去,舍至無可舍之處 舍至無可舍之處……
形容一個人喜歡清凈,不喜歡熱鬧,有什么佛語
佛語禪心(1)佛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
”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他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
紅塵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顆禪心。
佛語禪心(2)夢窗國師詩云:“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干。
眼內(nèi)有沉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無物欲,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崖畔。
胸懷坦蕩,宛若長空旭日煩惱則無處藏身。
我們何不也做一個這樣的快樂佛呢
佛語禪心(3)初祖達摩說:“不謀期前,不慮其后,不念當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看天際云卷云舒。
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佛語禪心(4)燃燈法師說:“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zhí)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數(shù)人,為了各種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時刻,只余下少許時刻來追尋生命的意義。
別跟人生氣用佛語怎么說
什么話都說出來,象排山倒海
請教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句佛語的出處。
謝謝
愛出者愛返,者福來佛凈慧禪師說:“古語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
經(jīng)·馬太福音》7:12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下》,意思是說愛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總是尊敬他。
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
人際交往具有相互性原則。
馬克思曾說過:“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
有些人總是更多地想到別人是否對自己好,是否尊敬自己,而很少去想自己是否對別人好,是否尊敬別人。
人際關(guān)系實際上始終呈互動的、來往的過程。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無緣無故的接受、喜歡和幫助的;通常情況下,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去喜歡他;拒絕我們的人,我們也會去拒絕他。
十大經(jīng)典佛語中的愛情
心向佛,便有了佛。
有了佛,便能與他對話。
我是個虔誠的人,問佛:“請告訴我可以同性相愛嗎
” 佛語:“為什么不可以
” 我問:“但世人不認為這樣啊。
” 佛語:“世人
我疑惑了:“是啊
怎么了” “那是世人根本很多都不知道真愛罷。
”佛答。
“真的嗎
” 佛語:“是啊,我給你說個事實吧。
” “好的。
” “曾經(jīng)有一位向佛的王子,但他禁不住情欲的誘惑,放不下感情的包裹,因為有一個很愛很愛他的女孩。
”佛說,“有一天,他來到我面前問我該怎么做,我問他那個女子是不是真的很愛他,他說是的,很愛很愛,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都一樣愛。
” “然后呢
”我問。
“然后
沒有然后了。
”佛嘆了一口氣。
“為什么
為什么沒有然后
”我不信。
“然后,王子就徹底歸依釋門了啊。
”佛看著我,說道。
“為什么
我不明白,不是有個很愛他的女孩嗎
” “愛
真的愛嗎
那不是真愛啊,有多少世人懂得真愛啊
”佛語。
“為什么” “我告訴他,有一個方法可以證明女子對他的愛有多深,他去做了,結(jié)果,他很失望。
”佛語。
“怎么做的
”我不解。
“用我的法力將他變成了一個女子。
然后,愛他的女子見他已不再是以前那個英俊的王子,便含淚離開了他,而這個王子,也從此大徹大悟,因為她愛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心。
”佛語。
“我懂了。
”我說 “所以,真正的愛是不管對方是什么人都去愛的才叫真愛。
”佛語,“只要有真愛,又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呢
地位,年齡,乃至性別,都不是重要的啊,重要的是真愛,愛他的人,更要愛他的心啊。
“你剛才說的王子是誰啊
” ` “誰
”佛微微一笑,“現(xiàn)在世人都稱他為觀世音。
” 這算不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