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自己本善待別人,別人卻詆毀自己的詩句
共君此夜需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
——出自《金縷曲·贈梁汾》。
第一時間想到這一段。
是清代詞人納蘭容若之作。
這首詞是贈給好友顧梁汾的,告訴顧梁汾自己和他所要達成的目標(biāo)一樣,就是一定要把吳漢槎救回來。
是詞人成名作之一。
金縷曲·贈梁汾——納蘭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此生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需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jié)他生里。
然諾重,君須記。
注 釋:(1)金縷曲:詞牌名。
(2)梁汾:指納蘭性德的朋友顧貞觀。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與納蘭性德相識,從此交契,直至納蘭性德病歿。
(3)德:作者自稱。
(4)淄塵:黑塵,喻污垢。
此處作動詞用,指混跡。
淄,通“緇”,黑色。
(5)澆:澆酒祭祀。
(6)會:理解。
[1] (7)不信道、竟逢知己: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8)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9)尊:同“樽”。
(10)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11)謠諑,造謠毀謗。
忌,語助詞,無實義。
(12)悠悠,遙遠而不定貌。
(13)心期:以心相許,情投意合。
(14)后身緣:來生情緣。
(15)然諾重:指守信譽,不食言。
譯 文: 我原本也是個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跡于官場,這不過是因為出身于高貴門第和命運的偶然安排罷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廣結(jié)賢士,希望能有趙國平原君那樣招賢納士的人來善待天下賢德才士,可是卻沒有誰會理解我的這片心意。
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這位知己。
今天,趁我們還不算老,擦去感傷的眼淚,縱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來。
今天我們一定要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從古到今,才干出眾、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謠言中傷,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歲月悠悠,難免遭受點挫折苦惱,這些都沒必要放在心上,思過之后冷笑一聲放在一邊就完事兒了。
若總是耿耿于懷,那么從人生一開始就錯了。
今天我們一朝以心相許,成為知己,他日即使經(jīng)歷千萬劫難,我們的友情也要依然長存。
這后半生的緣分,恐怕要到來世也難以補足。
這個諾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記在心里。
關(guān)于“詆毀”的句子有哪些
關(guān)于詆毀的句子比較常見的有我挨得住多深的詆毀,就經(jīng)得住多大的贊美。
我的所有努力都只是為了讓自己掌握主動。
別人說好不好不重要,我喜歡就好。
我從來就不是為了別人而活。
萬箭穿心,習(xí)慣就好
有句話形容在別人的詆毀中成長怎么形容
形容在別人的詆毀中成長,可以是:當(dāng)你學(xué)會,不在意別人的詆毀、嘲笑和辱罵的時候,你也就長大了。
如果別人在侮辱我詆毀我,我該怎么回他一句惡狠的話
我也經(jīng)歷過這種事,反正我是這么想的,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還咬他一口,你不嫌那人臟嗎
事實勝于雄辯,公道自在人心,好好過自己的生活,讓世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用理他,甚至漠視嘲笑他看不起他,當(dāng)然因人而異,如果老是這樣,你也要警告他
有些人總是用非常難聽的話詆毀別人,無形中抬高了自己,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人,而且整個環(huán)境都是這樣的,
最近網(wǎng)上特流行一段話“你永遠不知道在別人嘴中的你會有多少版本,也不會知道別人為了維護自己而說過什么去詆毀你,更無法阻止那些不切實際的閑話。
而你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更沒必要去解釋澄清,懂你的人永遠相信你。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如果你沒瞎,就別從別人嘴里認(rèn)識我
”-----
形容人自身有污點還愛詆毀別人的古語
形容人自身有污點還愛詆毀別人的古語:五十步笑百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