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思考的名言
關于思考的名言警句1、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2、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3、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斯賓諾莎4、需知學校的目標應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
——愛因斯坦5、大多數(shù)人最煩惱的苦事,就是苦思冥想。
——詹姆斯·布萊斯6、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
——布萊希特7、過分冷靜的思考、缺乏感情的沖動,也必然使人的心理變態(tài)。
——瓦西列夫8、要真正做到多思,我們必須甘心忍受并延續(xù)那種疑惑的狀態(tài),這是對徹底探究的動力,這樣就不至于在示獲充足理由之前接受某一設想或肯定某一信念。
——約翰·杜威9、不善思索的有才能的人,必定以悲劇收場。
——甘必大10、能進行客觀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為基礎的感情是謙恭。
我們只有擺脫了童年時代妄圖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觀性和運用自己的理智。
——弗洛姆11、人憑借思考而能變成神。
——拉馬丁12、智力取消了命運,只要一個人在思考,他就是自主的。
——愛默生13、沉思就是勞動,思考就是行動。
——雨果14、大多數(shù)思想家寫得拙劣,因為他們不僅要傳達自己的思想,而且要傳達思考的過程。
——尼采15、上帝所做的、勝過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為,莫過于純粹的思考,而人的行為中最接近這種幸福的東西,也許是與思考最密切的活動。
——亞里士多德16、沒有任何權宜之計可以讓人逃避真正的勞動——思考。
——愛迪生17、誰沒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歌德18、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卻做人的樂趣。
——莎士比亞19、我們要敢于思考“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如果事情變得不可想象,思考就停止,行動就變得無意識。
——富布賴特20、凡善于考慮的人,一定是能根據(jù)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過行動取得最有益于人類東西的人。
——亞里士多德21、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
——托馬斯·胡德22、假如你說不出你想些什么,那么很快你就會說出你不考慮的東西。
——西奧多·帕克23、你可以從別人那里得來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鑄思想的模子卻必須是你自己的。
——拉姆24、一個專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虛度光陰。
雖然有些勞動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種勞動是無形的。
——雨果25、每一個人都必須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因為他在自己的道路上,就會發(fā)現(xiàn)能幫助他度過一生的一條或者一種真理。
但是他切不可放任自己;他必須克制自己,光有赤裸裸的本能是不行的。
——歌德26、我們可不可以說,人只是在他無法把正在想的東西想清楚的時候,才是在思考
——歌德27、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么
思想。
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歌德28、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
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展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 “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
——華羅庚29、陰險的友誼雖然允許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卻要剝奪掉你的珍寶-獨立思考和對真理純潔的愛
——別林斯基30、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從事科學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歷史上,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由于發(fā)明者充分發(fā)揮了這種獨創(chuàng)精神。
——華羅庚31、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
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給懶漢。
——華羅庚32、任何一個人,都要必須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即使是今天在學校的學生,也要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因為遲早總要離開學校的
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還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華羅庚33、人最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自我。
因此,你必須常常孤獨和沉默地思索。
——南森34、我們自己就是待燃的火把,勇敢地去發(fā)掘這股可以創(chuàng)造人生奇跡的力量吧,借助積極思考的力量,你將發(fā)現(xiàn)一種全心的思考與生活方式。
相信奇跡,你就能創(chuàng)造人生奇跡。
——諾曼·文森特·皮爾35、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jīng)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jīng)過我閃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jīng)驗中生根為止。
——歌德
形容一個人思考的詞語
深思熟慮、冥思苦想、思前想后、絞盡腦汁、深謀遠慮一、深思熟慮白話:深入地反復地考慮。
朝宋作者:蘇軾出《策別第九》:“而其人亦得深思熟慮,不過十年,有卓然可觀者也。
” 翻譯:而這個人也有深入地反復地考慮,不用十年,將必然有客觀的發(fā)展二、冥思苦想白話釋義:指絞盡腦汁,苦思苦想朝代:1981年作者:佚名引證:《十月》:“這會兒你在這兒冥思苦想,腦子里一定在盤算:怎么樣再
”三、思前想后白話釋義: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復思考。
朝代:明作者:許仲琳出處:《封神演義》:“第五回:“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后。
”翻譯:太師十分不高興,一路上前前后后地反復思考四、絞盡腦汁白話釋義:費盡心思。
朝代:近代作者:老舍引證:《四世同堂·偷生·三十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她思索。
”五、深謀遠慮白話釋義:計劃得周密,考慮得久朝代:漢作者:賈誼出處:《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翻譯:計劃得周密,考慮得久遠,是行軍用兵的道理
學習與思考有關的句子是什么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陳壽 6.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tǒng)——莎士比亞 3、“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
”——赫爾岑 4、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富蘭克林
形容考慮周全的成語
【八面圓:形容為人處事,處處應付。
大心粗】:做事膽子在,但心粗。
考慮不周全。
【褐衣不完】:褐:粗布衣服。
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
形容生活困苦。
【零碎不全】:指細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慮無不周】:慮:思慮,考慮;周:周全。
思考沒有不周全之處。
形容考慮問題十分全面。
【面面皆到】:各方面都能照顧到,十分周全。
也指雖然照顧到各方面,但重點不突出。
【面面俱圓】:各方面都能照顧到,十分周全。
也指雖然照顧到各方面,但重點不突出。
【面面圓到】:各方面都能照顧到,十分周全。
也指雖然照顧到各方面,但重點不突出。
【委曲成全】:指使自己受委屈,來成全別人。
亦作“委曲周全”。
【先事慮事】:做事之前要把事情考慮周全。
【以匡不逮】:匡:匡正;不逮:不及,考慮不周的地方。
達到改正不周全地方的目的。
多用于請人提意見。
【指揮若定】:形容態(tài)度冷靜,考慮周全,指揮起來就象一切都事先規(guī)定好了似的。
【至纖至悉】:纖:細;悉:周全。
形容極其細致周全。
【自圓其說】:圓:圓滿,周全。
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
形容沒教養(yǎng)起的句子
1.天賦僅給予一些種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識和德行。
這些種子需要發(fā)展,而發(fā)展是必須借助于教育和教養(yǎng)才能達到的。
——凱洛夫 2.寬廣的河流平靜,有教養(yǎng)的人謙遜。
——赫爾岑 3.自尊在禮節(jié)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禮是有教養(yǎng)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對他人的權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
——愛·馬丁 4.所謂良好教養(yǎng),它們在幾乎所有國家中乃至于一個地區(qū)里,都不盡相同;每一個明辨事理的人都會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養(yǎng),并與之看齊。
——切斯特菲爾德 5.關心公益應當是每個有相當教養(yǎng)的人所共同的。
——托爾斯泰 6.要想有教養(yǎng),“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談論和思索的最美好的東西”。
——阿諾德 7.沒有教養(yǎng)、沒有學識、沒有實踐的人的心靈好比一塊田地,這塊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經(jīng)耕耘和播種,也是結不出果實來的。
——格里美爾斯豪森 8.任何人,不論多么博學,只要他的冰問和他的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不可架梁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yǎng)的人。
——波伊斯 9.有教養(yǎng)的人的遺產(chǎn),比那些無知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
——德漠克利特 10.要想有教養(yǎng),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談論和思索的最美好的東西。
——馬·阿諾德 11.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12.禮貌是一種語言。
它的規(guī)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yǎng)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洛克 13.他們生來用不著動腦筋——他們生來用不著為世事操心。
他們這幫人沒身份——沒德行——沒教養(yǎng),沒頭腦,沒才氣——在糊里糊涂的一生中,心里始終存在出人意外的平安。
——馬克·吐溫 14.禮儀又稱教養(yǎng),其本質不過是在交往中對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輕視或侮蔑而已,誰能理解并接受了這點,又能同意以上所談的規(guī)則和準則并努力去實行它們,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紳士。
——洛克 15.良好教養(yǎng)的頂點即表現(xiàn)在熱心助人上。
——佚名 16.教養(yǎng)中寄寓著極大的向往——對美好和光明的向往。
它甚至還有一個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戰(zhàn)勝一切的向往。
——阿諾德 17.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鏟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yǎng)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戴爾·卡耐基 18.與其無教養(yǎng),不如莫生育。
——俄羅斯 19.有文化教養(yǎng)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好的含義。
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里蘊藏著希望。
——王爾德 20.教養(yǎng)決定一切,桃子從前本是一種。
——英國 21.當眾竊竊私語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
——托爾斯泰 22.勇氣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yǎng)的必然結果。
——列夫·托爾斯泰 23.偉大人物的天才是和有教養(yǎng)的群眾。
——希金森 24.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yǎng)。
——歌德 25.關心公益應當是每個有相當教養(yǎng)的。
——格里美爾斯豪森 26.教養(yǎng)決定一切。
桃子從前本是一種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學教育的黃芽罷了。
——馬克吐溫 27.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
但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
——盧梭 28.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yǎng)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yǎng)同時表現(xiàn)出來。
——歌德 29.人無論走到何處都是一樣的,應當忍受,不該一味固執(zhí),跟社會作無謂的斗爭。
只要心安理得,我行我素就行了。
要使人真正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
——車爾尼雪夫斯基 30.沒有教養(yǎng),沒有學識,沒有實踐的。
——馬克·吐溫 31.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
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思維,就是粗魯和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車爾尼雪夫斯基 32.教養(yǎng)是有教養(yǎng)的人的第二個太陽。
——秘魯 33.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養(yǎng)最要緊,漂亮不漂亮,對他來說倒算不了什么
要是你頭腦里沒有教養(yǎng)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還是一錢不值。
——契珂夫 34.凡是有良好教養(yǎng)的人有一禁誡:勿發(fā)脾氣。
——愛默生 35.優(yōu)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yǎng)。
——洛克 36.教師真正的教養(yǎng)性表現(xiàn)為:學生能從他身上看到一個引導他們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從他的話里聽出他在號召他們成為忠于信念,對邪念不妥協(xié)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關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問題》 37.教養(yǎng)就是習慣于從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滿足而且知道為什么。
——范戴克 38.為了使兒童具有自信,獲得一點點與人相處的技能,就去犧牲他的天真,讓他和那些沒有教養(yǎng)的邪惡的孩子交往,這是很不對的;剛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為保持他的德行。
男孩子有了與人交接的機會,沒有不能學得鎮(zhèn)定的,只要時間夠。
——洛克 39.在缺乏教養(yǎng)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洛克 40.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
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有些人在知識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過教養(yǎng),但沒有成為社會上行善的積極力量,這些人就對不起為培育和供養(yǎng)他們而花費的代價。
如果他們也算是基督徒,他們就犯了因偽裝而受尊敬的罪。
他們本應成為世上的鹽,而鹽的首要責任應當有鹽味。
——亨利·范·戴克 41.謙遜和服從使他們更適于受教導;所以事先盡可以不必過于注意自信的養(yǎng)成。
最該花時間,下功夫和努力的,是使他們獲得德行的原則、實踐和良好的教養(yǎng)。
這才是他們應該事先多加準備的事,免得后來容易失掉。
——洛克 42.有教養(yǎng)的人,相處一時會使你親切、愉快;無教養(yǎng)的人,共居多年也會使你陌生、討厭。
——佚名 43.智力享受的方法很多,而且各種各樣,我是指明智而有教養(yǎng)的人,對這樣的人來說生活就是思考。
——西塞羅 44.勞動教養(yǎng)了身體,學習教養(yǎng)了心靈。
——史密斯 45.教養(yǎng)是有教養(yǎng)的人的第二個太陽。
——赫拉克里特 46.優(yōu)良的品德是內心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養(yǎng)。
——約翰·洛克 47.我道有什么比教養(yǎng)一個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職責了。
——貝多芬 48.如果一個有才能的人想迅速地幸運地發(fā)展起來,就需要有一種很昌盛的精神文明和健康的教養(yǎng)在他那個民族里得到普及。
——歌德 49.所謂人能盡其才者,在教養(yǎng)有道,致勵有方,任使得法也。
夫人不能生而知之,必待學而后知,人不能皆為學,必持教而后學,故作之君,作之師,所以教養(yǎng)之也。
——孫中山 50.貧富不均,教養(yǎng)無法,雖欲言治,皆茍而己。
——張載 51.牧民之道,教養(yǎng)合而成用。
——王夫之 52.做母親的無論怎樣忙,她必須找時間教養(yǎng)孩子,即使影響了自己的休息或者家務操勞。
——馬霍娃 53.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yǎng),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
——赫爾岑 54.凡是有良好教養(yǎng)的人有一禁誡:勿發(fā)脾氣。
——愛默生 55.教養(yǎng)是有教養(yǎng)的人的第二個太陽。
——赫拉克利特 56.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與良好的教養(yǎng)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險的辦法。
——洛克 57.在教學與教養(yǎng)過程中涉及到兒童的整個人格,所以教師自己也是以整個人格來與兒童接觸的。
所以教師對學生所發(fā)生的教育影響,不僅依靠自己的專門學識及教學與教養(yǎng)的方法,而且也依據(jù)自己的人格和品行,這是主觀的愿望所不能勉強的。
——彼得洛夫 58.做導師的人自己便當具有良好的教養(yǎng),隨人、隨時、隨地,都有適當?shù)呐e止與禮貌。
——洛克 59.負責教養(yǎng)育年的人,他應該是個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同時,又要具有能夠經(jīng)常莊重、安話、和藹地和學生交談的本領。
——洛克 60.實踐證明全體教師的行動愈協(xié)調,教務工作與教養(yǎng)工作中對學生的要求之一致愈實現(xiàn)得多,則教學與教養(yǎng)的結果就愈益成功。
——彼得洛夫 61.貧富不均,教養(yǎng)無法,雖欲言治,皆茍而己。
——張載 62.牧民之道,教養(yǎng)合而成用。
——王夫之
形容思想的句子有哪些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兵戈。
-----管仲感到自己渺小的時候,才是巨大收獲的開頭。
-----歌德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子貢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少說空話,多做工作,扎扎實實,埋頭苦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