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深是 不是成語
(手足情深)成語,算常見詞語,成語下9個: 1、親如手足qīn rú shǒu zú 【解象兄弟一樣的親密。
多形容朋友的情誼深厚。
【出處】元·關(guān)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
” 【結(jié)構(gòu)】補充式 【用法】補充式;作謂語;含褒義,多形容朋友的情誼深厚 【例句】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將來言聽計從,親如手足。
” 2、親若手足qīn ruò shǒu zú 【解釋】手足:指兄弟。
像兄弟一樣的親密 【出處】《金史·謝庫德》:“歡都、冶訶及劾者、拔達、盆納五人者,不離左右,親若手足,元勛之最著者也。
” 【結(jié)構(gòu)】補充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形容朋友的情誼深 3、情若手足qíng ruò shǒu zú 【解釋】手足:指兄弟。
情誼深厚,如同兄弟一樣 【出處】《剪燈新話·孫恭人傳》:“乃顧視其卒,周其飲食,寬其桎梏,情若手足,卒感激入骨。
” 【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感情深厚 4、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 【解釋】手足:比喻兄弟。
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樣。
【出處】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
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足;不能讀作“zhú”。
【辨形】手;不能寫作“首”。
【辨析】~與“親如手足”有別:~側(cè)重于形容感情深厚;“親如手足”側(cè)重于形容關(guān)系親密。
【例句】他們兩個人從小就是好朋友~。
5、手足之情shǒu zú zhī qíng 【解釋】手足:比喻兄弟。
比喻兄弟的感情。
【出處】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
” 【結(jié)構(gòu)】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
一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例句】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中,中朝人民結(jié)下了~。
6、兄弟手足xiōng dì shǒu zú 【解釋】手足:比喻親密。
親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彼此間關(guān)系親密無間 【出處】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
”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7、情同骨肉qíng tóng gǔ ròu 【解釋】形容關(guān)系密切如一家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我與公覆(黃蓋),情同骨肉,徑來為獻密書。
” 【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關(guān)系密切如一家人 【例句】王朔《空中小姐》:“張欣則是她的一個不分你我、情同骨肉的密友。
” 8、情深骨肉qíng shēn gǔ ròu 【解釋】骨肉:比喻至親。
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比親人還要深厚。
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出處】《周書·于謹傳》:“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
今日之事,必以死爭之。
” 【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朋友或同事間等 9、骨肉之情gǔ ròu zhī qíng 【解釋】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guān)系。
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出處】清·劉熙載《藝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惻嗚咽。
” 【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至親 【例句】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49回:“孰知叔父與嬸母重富欺貧,凌虐孤苦,全無骨肉之情,相待如同奴婢。
”
形容閨密之間情感的句子,帶點詩意的
我們的友情晴過任何一片天空。
只要你需要我,我永遠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全世界只有個你,叫我如何不珍惜。
閨蜜就是最黑暗的時候,陪你一起等天亮的人是你可以徹底地做自己,她卻依然迷戀真實的你。
“我累了”“你來吧,包吃包住”——這就是閨蜜。
她的家里也有你的一份生活用品。
什么時候用介詞to?什么時候用be
be是be動詞的原型,在句子前有 情態(tài)動詞,wang to\\\/would like\\\/will......時用。
例:I will be the goalkeeper.to有好多意思:...到...\\\/向\\\/...趨勢\\\/...轉(zhuǎn)...\\\/例:It's not very far from my school to the hotel.
如何填味道詞語,()的過油肉,()的莜面栲栳栳,()的碗托
第一單元1理想1.zhuìjuéjiàngzhuó玷詛鬢2.(1)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
(2)寂靜,空曠。
3.流沙河詩人4.可以同意,如岳飛是忠厚者,卻遭人陷害;也可以不同意,忠厚者不一定要遭到不幸,忠厚者遇到困難時如果能想法克服,也可避免不幸。
5.談得合情合理即可。
6.(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2)示例: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列夫?托爾斯泰(3)示例:理想是路標,指引前進的方向。
7.示例:周恩來,少年時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最終建功立業(yè),成為一代偉人。
8.言之成理即可。
9.形容當前的大好形式。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10.提示:課文中符合這一特點的詩句均可。
11.示例:反復推敲雕琢,用心錘煉字句。
如賈島對“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的推敲;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對“綠”字的錘煉等。
2短文兩篇1.chúzhuóshàxíng綴墮2.(1)淪落,流落(2)留戀3.(1)比喻(2)擬人(3)排比4.張曉風周素珊5.提示:第一句強調(diào)行道樹的生活環(huán)境:“立在城市的飛塵里”,第二句強調(diào)行道樹“憂愁而又快樂”,更好地表現(xiàn)了行道樹無私奉獻的精神。
6.示例: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等展現(xiàn)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與愛心;日常家庭生活瑣事表現(xiàn)出親情等。
7.本文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真摯動人。
如果改變?nèi)朔Q,就變成了旁觀者的敘述,缺少動人心魄的力量。
8.示例:它本應在原始森林,而今卻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因著神圣的事業(yè),承受著痛苦和悲涼。
人們對它總是視若無睹,它卻習慣了這種孤獨,因此它憂愁而快樂著。
9.有事例,有感想即可。
10.提示:她的文章來自于生活體驗,從日常生活中生發(fā)感悟。
如《行道樹》一文就借生活常見事物,贊美奉獻者的情懷。
11.示例:《春之懷古》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從綠意內(nèi)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臉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3人生寓言1.bǐngyí迭泯嬉lǔ厄2.略3.(1)得失之患(2)多愁善感(3)突如其來(4)舉世無雙4.周國平5.尊重學生的個體閱讀感受。
示例:“牢牢”一詞用得好,寫出了白兔盯著月亮時的緊張心情,表現(xiàn)了白兔在得到月亮后患得患失的心理狀態(tài)。
6.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邊響起。
這也正是文章構(gòu)思奇妙之所在,給人啟發(fā),引人深思。
7.自己一心追求的心愛的東西得不到,可以說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得到了某種自己心愛的東西卻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反而徒增煩惱,就不如沒有。
(言之有理即可)。
8.化用蘇軾的“月有陰晴圓缺”。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9.提示:要有事例和感受。
10.示例: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
——培根《論厄運》11.《孿生兄弟》說明事物都有兩面性,缺一不可;《執(zhí)迷者悟》說明覺悟的前提是熱愛生命,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生命;《抉擇》說明生死關(guān)頭沒有選擇的余地。
4我的信念1.shēcùsuǒlìn匪暇2.愧逆猝3.(1)生來就具備。
(2)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3)對惡劣的環(huán)境或無理的待遇采取忍讓的態(tài)度。
4.居里夫人波蘭諾貝爾5.指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具有自信心和堅忍的意志。
6.提示:從思想品質(zhì)、環(huán)境需求、工作態(tài)度三個方面考慮。
7.提示:文中有哲理的句子都可以,寫出自己的理解。
8.示例:她的科學發(fā)現(xiàn)身價百倍,而她自己卻一貧如洗。
(從人格的任一角度寫都可以,語言要簡練)9.熱情贊頌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
10.提示:行為和人格并重,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完人和偉人。
11.提示:阿基米德、布魯諾、錢學森等人的事例皆可。
5小溪流的歌1.示例:牢騷(sāo)積蓄(xù)興致勃(bó)勃沉淀(diàn)恐嚇(hè)眺(tiào)望2.(1)形容興趣很濃,興頭很高。
(2)嚇唬,威脅。
3.童話嚴文井4.小溪流唱著永遠不休息的歌,不斷成長;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不畏艱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在進取中成長。
5.小溪流快樂活潑,可比兒童;小河旺盛飽滿,像個少年;大江積蓄力量,像是充滿銳氣的青年;海洋博大深沉,像個穩(wěn)健成熟的中年人。
6.略7.提示:圍繞一個主題,寫出說話人的語氣或神態(tài),符合人物性格,語言活潑即可。
8.可以對小溪流、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等任何形象說幾句話,注意扣住形象特點,合乎情理。
9.《濃煙和煙囪》《向日葵和石頭》《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南南和胡子伯伯》等。
10.有詩意的句子均可。
6為學1.dàidàiqìbǐyùshì2.(1)代詞,指二僧(2)憑借(3)等到(4)介詞,把(5)距離(6)常規(guī),永遠不變的(7)副詞,難道3.(1)則難者亦易矣則易者亦難矣(2)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3)然則昏庸聰敏之用(4)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4.略5.白鶴堂文集為學一首示子侄彭端淑6.提示:本文說的沒有難易,是從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說的。
7.第一次疑問語氣,體現(xiàn)富僧的懷疑態(tài)度;第二次感嘆語氣,體現(xiàn)富僧的譏諷嘲笑態(tài)度。
8.示例:學無止境。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9.(1)示例:雖然我并不富有,但我立志前行,踏實行動,最終到達心中的圣地。
(2)示例:我擁有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但是我沒能付諸行動,這才落后了。
10.示例:范仲淹劃粥充饑,歐陽修以荻桿為筆沙地寫字。
1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12.示例:事在人為。
無論物質(zhì)條件是否艱苦,我們都要像貧和尚那樣刻苦努力,腳踏實地,積極進取。
綜合性學習1.《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在科學方面有對事業(yè)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不肯申請鐳的專利,拋棄了一大筆財富,這才是詩人筆下的真正的理想。
2.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
他歷經(jīng)艱難于1955年回到祖國后,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3.(1)無微不至、隨心所欲、啞口無言、默默無聞。
(2)理發(fā)店;這則廣告語好,好在用“毫末技藝”和“頂上功夫”點明了行業(yè),同時,“頂上功夫”一語雙關(guān),暗示了理發(fā)店的技藝高超,并且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4.美眉:指漂亮女性。
水貨:指劣質(zhì)產(chǎn)品。
5.成語廣告:贊成示例:諧音雙關(guān),好記有趣,加強了廣告宣傳效果。
反對示例:成語是漢語的精華,不該隨便更(篡)改;傳播媒介對人的影響大,青少年耳濡目染,將受到不良影響。
網(wǎng)絡(luò)語言:贊成示例:符合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文化交融的結(jié)果等。
反對示例:違背語言規(guī)范性;應純凈語言文化,捍衛(wèi)民族語言;只適合特定語境和部分人群;表意含混,容易產(chǎn)生歧義;形式上不倫不類等。
第二單元7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záoqítìtǎngsuǐcuánrúyōng2.(1)為人正直。
(2)鑒定和欣賞。
(3)形容人聲喧鬧。
(4)周密而巧妙的計謀。
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3.(1)擬人(2)比喻(3)排比4.朝花夕拾魯迅周樹人文學思想革命5.觸覺:“光滑”的石井欄;視覺:“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聽覺:油蛉“低唱”,蟋蟀“彈琴”……;味覺: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6.示例: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著“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的神秘色彩,也更加吸引讀者。
7.也是較為豐富的,上課、習字、對課、讀書、聽老師讀書、折臘梅、尋蟬蛻、做戲、畫畫兒、捉蒼蠅喂螞蟻等,這些都是極為豐富有趣的事情。
8.微笑、將頭仰起、搖著、拗過去。
9.習字、對課、讀書。
擬課程表時要適合少年兒童身心特征,能使之快樂成長。
10.示例:細節(jié)決定成敗。
11.提示:不矛盾。
一篇文章或一段材料只能反映人的某些方面,而要想全面了解一個人,必須從多方面來看。
這正說明了人都是立體的。
8爸爸的花兒落了1.dǎnlípǔ囑簪襟2.(1)離開原來所在的地方。
(2)不隨意地收縮。
(3)在實際生活中鍛煉。
3.拖抄倒轉(zhuǎn)掄4.城南舊事林海音5.“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是指爸爸種的夾竹桃敗落了,二是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辭世了。
“花”是文章的線索,所以以此為題。
6.比如文章開頭“我”去醫(yī)院看爸爸時,爸爸說:“沒有爸爸,你更要管住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又如“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還有“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最后寫“我”看到花垂落了,更是以花喻人,暗示爸爸去世。
這樣寫哀而不傷,含而不露,更令人回味。
7.示例:表面嚴厲,充滿愛心,鼓勵孩子,重感情,愛花。
8.示例:人們常說:父愛如海,它能時時讓你感受到其寬廣;人們常說:父愛如陽光,它能時時讓你感受到其溫暖。
9.示例:爸爸,是您讓我擁有了更廣闊的天空,是您讓我看得更高、更遠。
敬愛的爸爸,祝福您歲歲愉快,年年如意。
10.“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shù)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zhèn)定、這樣的安靜”。
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人只有經(jīng)歷了坎坷和磨難才能長大,正因為童年經(jīng)歷的坎坷,才使她真的長大了。
11.略。
9膽小鬼1.xǐngzhàndábù2.(1)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
也形容驚恐萬分。
(2)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3)自己連續(xù)不斷地小聲說話。
造句略。
3.傾城三毛陳平4.詳寫偷錢后的心理活動,這是文章表現(xiàn)的重點;略寫偷錢的過程,因為這與全文的主題聯(lián)系不太密切。
5.偷了錢不敢花,知道了錯誤又不敢承認。
喜歡與否,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喜歡其犯錯誤后的自責;也可以不喜歡其犯錯誤后的猶豫。
6.緊張:坐立不安如坐針氈高興:手舞足蹈眉開眼笑憤怒:拍案而起暴跳如雷愁悶:愁眉不展憂心忡忡7.示例:人孰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8.課文中的“我”偷錢后陷入深深的自責中,而材料中的“我”偷杏后有一絲的自得。
9.提示:勇敢并不是蠻干,它不逞強。
真正的勇敢應該是敢于直面不正之風,敢于堅持正義,敢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行為。
10.課文以偷錢后的惶恐不安,告誡我們不可做虧心事;選文以偷不同的人家的杏的故事,告訴我們勇敢的本質(zhì)是堅持正義,不欺弱小。
10未選擇的路1.jìzhùshèqī2.(1)進入某種環(huán)境或范圍。
(2)用盡目力(遠望)。
(3)行人踩踏。
3.弗羅斯特美4.提示:詩人面對選擇很理智,對后果清醒地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才有了這樣的慎重考慮,才會避免日后的后悔。
5.是寫選擇的這條路的。
作者對自己選擇的路無怨無悔。
6.重點是寫未選擇的路。
文章的第三、四節(jié)都是寫未選擇的路,表達了對未選擇的路的向往和留戀,而且文章以“未選擇的路”為題,也點明了這一點。
這樣寫是為了深化主題。
人生有許多道路可選擇,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這樣寫更能打動讀者,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7.示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8.示例:這條路筆直平坦,極目遠方;這條路風景怡人,鮮花滿地;路上行人如織,滿面春風。
9.反復。
人生總要忙忙碌碌,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10.提示:喜歡哪一首都可以,可從主題、語言、表現(xiàn)手法、意境等方面闡述。
11十三歲的際遇1.bèngxiémòpìbìngchóuchàng徜徉2.略3.(1)白駒過隙(2)不勝涼意(3)津津有味(4)彈指一瞬4.田曉菲5.示例:“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
”作者把北大比喻成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一條向著光明與希望流淌的河流,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了對北大的贊美和歌頌之情。
6.提示:因為對于作者的一生來說,十三歲是一個里程碑,“正是在北大,我由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遠無法分割開來”,簡而言之,“我”的一切都來自于“十三歲的那次不尋常的際遇”。
7.示例:渴望學習,渴望挑戰(zhàn),渴望有一個充滿智慧的頭腦。
8.提示:可以從老師的人格、敬業(yè)等方面談;從學生的學習、團結(jié)、進取等方面談。
9.示例: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
作者在這里渴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讀書讀人,拼搏進取。
依據(jù):“我渴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有一副輕靈的翅膀,擺脫這沉重的肉體的束縛,在無際的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渴望發(fā)現(xiàn)新的大陸,渴望從海洋深處為你,北大,擷取最燦爛的珍珠。
”“它珍藏在內(nèi)心最柔軟的角落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愚蠢又美好的少年的回憶一起,永遠無法分割開來。
”10.提示:一是知識的魅力,拓寬視野,開啟智慧;二是人格魅力,清新自由,曲徑通幽。
12傷仲永1.yèmǐn2.(1)屬于(2)曾經(jīng)(3)從此(4)有的人(5)勝過(6)認為……奇怪(7)對……感到驚訝(8)以賓客之禮相待3.(1)代詞,指書具。
(2)代詞,指方仲永。
(3)代詞,指仲永寫的詩。
(4)代詞,指這件事。
(5)助詞,的。
4.(1)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2)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
(3)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唐宋八大家6.余余方仲永歲或其仲永余或仲永7.“傷”是哀傷、哀憐、嘆惜的意思。
既傷天才的夭折,又傷其家人和世人在天才夭折過程中不可推卸的責任。
8.示例:對仲永說:你在讀書的大好時光應該努力讀書,不應該沒有一點主見,我真為你感到惋惜啊。
對仲永的父親說:你真不應該圖一時之利,而誤了仲永一生,從這一點上說,你不是一個成功的父親。
對仲永的鄉(xiāng)鄰說:你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對仲永并沒有傷害,豈不知你們追捧的做法在他的成長中沒有起到一點積極的作用,對此,我感到一絲絲的悲哀。
9.江淹主要由于自身不努力;而方仲永主要受外界的影響。
10.不管天資如何,要想成功,后天必須加倍努力。
綜合性學習1.D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到平庸無奇的過程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意義《十三歲的際遇》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在北大的生活經(jīng)歷人應該時刻保持一顆進取和感恩的心。
3.同學們,生活中充滿了七色陽光,但也難免短暫的陰云。
今天就讓我們傾訴心事,分擔憂愁,排解煩惱吧。
“話說成長的煩惱”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4.示例:(1)心情驛站(2)真情碰撞(3)云開見日(4)學海拾貝5.示例:媽媽,我知道您是為我好,但你肯定也不想讓我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吧
我會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的,請您放心吧。
6.略第三單元13黃河頌1.巔瀾障澎湃2.黃河大合唱八光未然3.(1)反復。
強調(diào)我們要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品質(zhì)。
(2)比喻。
把黃河比喻成巨人,體現(xiàn)了黃河氣勢磅礴,永不可擋的氣勢和力量,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1)望黃河滾滾掀起萬丈狂瀾(2)從你這兒發(fā)源在你的身邊扮演5.望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
6.示例:驚濤拍岸,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
這句歌詞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節(jié)奏鮮明,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7.要能表達對黃河偉大堅強的贊頌之情。
語調(diào)高亢激昂,熱情奔放。
8.示例:保護母親河,愛護大自然。
別讓黃河母親斷腸。
9.《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
10.“哭訴”指當時進步的作家、藝術(shù)家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以此激發(fā)全國人民反抗侵略的熱情。
11.示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14最后一課1.jiāchàduóàohǎoqiǎng祈禱哽2.略3.法都德普法戰(zhàn)爭4.(1)比喻“監(jiān)獄”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tǒng)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
語言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是聯(lián)系人民思想的紐帶,它使人民記住自己的祖國,為恢復國土和維護民族尊嚴而斗爭。
這些話,表達了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心理描寫這是小弗朗士由鴿子叫聲引起的聯(lián)想,表現(xiàn)他對敵人禁教法語的諷刺與蔑視。
5.小弗朗士在小說中還有貫穿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
作者寫了小弗朗士的逃學、上學經(jīng)過。
通過他的行蹤把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場、鎮(zhèn)公所的布告牌、小鎮(zhèn)里的學校等場面組織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6.提示:隨著最后一堂課的結(jié)束,一顆愛國的種子已在小弗朗士的心里播種了。
回家途中看到那些不同尋常的景物,愛憎感情分外鮮明。
7.示例:(1)《散步》通過描寫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小事情,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2)都德的《柏林之圍》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將普法戰(zhàn)爭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題通過一位生命垂危的儒夫上校幻滅的過程表現(xiàn)出來的,亡國的切膚之痛和對祖國深深的愛撼人心魄。
8.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盡管國度不同,時代不同,但兩位老師都經(jīng)歷了亡國之痛,真正的苦痛是說不出來的,這都表現(xiàn)了他們深摯的愛國之情。
9.因為是剛剛聽到北平淪陷的消息,祁老師震驚、痛苦的情緒讓他無言以對;因為是最后一堂法語課,韓麥爾先生倍感珍惜。
雖然情緒截然不同,但都是愛國情感的自然流露。
10.祁瑞宣老師這種反常的表現(xiàn)說明做亡國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日的鎮(zhèn)靜,他痛苦得已經(jīng)控制不住感情了。
韓麥爾先生也有一反常態(tài)的表現(xiàn),在教堂的鐘聲敲了12下,普魯士兵收操的號聲響了以后,他堅持上完最后一堂法語課的勇氣似乎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全部泄完了,他變的臉色慘白,全身無力,頭靠著墻,連說一句話的力氣也沒有了。
韓麥爾先生和祁瑞宣老師一樣在亡國的痛苦和悲憤下失去了自我控制力。
15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1.(1)健(2)崖(3)致2.A3.示例:折戟沉沙——沙里淘金——金戈鐵馬——馬到成功——功虧一簣4.(1)狹窄(2)阻止壓制(3)也是像這樣5.比喻句略示例:用“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進程;用“曲折回環(huán)”、“崎嶇險阻”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艱難國運;用“濁流滾滾,一瀉萬里”比喻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
6.不同意。
因為“艱難的國運”可以鍛煉出“雄健的國民”,所以兩個短語的順序不能顛倒。
7.提示: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等皆可。
8.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大愛無疆;舍生忘死,沖鋒在前;珍愛生命,百折不撓,重建家園的精神。
9.封建軍閥與帝國主義勾結(jié),祖國處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10.略11.示例:聞一多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方志敏拒絕勸降,英勇就義等。
16土地的誓言1.chìgèngǎo讕誕嗥穢壟契2.(1)筆直(2)遠古(3)骯臟的東西3.端木蕻良曹漢文4.提示:仿寫句子注意句式與上文一致,內(nèi)容要與在故鄉(xiāng)土地上的幾種生活情景相關(guān)。
5.(1)自己的歡笑已隨著那片土地的淪陷而一去不復返。
(2)我要為我的家鄉(xiāng)戰(zhàn)斗到底,哪怕流盡我最后一滴血,也要看到故鄉(xiāng)的解放。
6.不同意。
“泛濫”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又引申為“思想、事物到處擴散”。
作者用“泛濫”來形容激憤狂放的心情,較之其他詞語了幾分野性和難以駕馭的力量。
7.“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xiāng)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
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
”朗誦形式可采用獨誦、男女分誦、或混合朗誦等。
8.人稱的變化實際上是情感變化的結(jié)果。
文章開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起初感情比較平穩(wěn),但隨著作者情緒一步步的激動,作者就不滿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紹的人稱代詞“她”了,于是拋開讀者直接與所敘對象交流,對土地以“你”相稱,情感顯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強烈的抒情效果。
9.對土地深切的感激、贊美之情。
10.寄托海外游子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
11.略17失根的蘭花1.juéjiáozhuōtuìqìnzhuàng坍壑曦2.陳之藩旅美小簡3.(1)示例:人生如戲,要扮演好你的角色。
(2)示例:有油蛉的低唱,才顯得幽靜愉悅。
4.略5.鄭思肖畫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
作者引用此故事,表現(xiàn)了他置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于個人生死之上的崇高精神,寄托濃郁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
6.提示: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李煜的《相見歡》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7.略8.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9.主旨上都表達愛國思鄉(xiāng)之情,寫法上都借物抒情。
18木蘭詩1.kèhánjiūjiānshuò杼柝鬢韉轡2.(1)父親(2)希望(3)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zhuǎn)(4)北方(5)只(6)外城3.(1)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4)爺娘聞女來,岀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阿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4.(1)南北朝樂府詩集(2)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雜,難于辨別5.不矛盾,因為“十年”、“十二年”都是概數(shù),不是確數(shù),指征戰(zhàn)時間長。
6.以夜間的荒涼環(huán)境,烘托木蘭離開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心情。
7.詳寫:木蘭當戶織時的心事重重,木蘭準備行裝時的活動,木蘭奔赴戰(zhàn)場時的心態(tài),木蘭回家后家人的歡樂,木蘭重著“女兒裝”時的欣喜等內(nèi)容。
略寫:十年的戰(zhàn)斗生活。
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的往往都是他所要著力突出的。
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對木蘭的孝敬父母、勇于擔當重任的性格的頌揚,所以,對殘酷的戰(zhàn)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nèi)容則不惜筆墨。
另外,這種詳略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對戰(zhàn)爭的冷淡和遠離。
總之,這樣的詳略安排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現(xiàn)作者傾向的作用。
8.提示:選擇能體現(xiàn)以下特點的句子即可:勤勞善良、堅毅勇敢、淳厚質(zhì)樸、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報效國家。
9.示例:(1)秦良玉: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陽抗擊后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
清軍入關(guān)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
(2)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3)唐賽兒:明朝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4)馮婉貞:清朝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5)趙一曼:1935年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二團政委,在與侵華日軍作戰(zhàn)中受傷被俘。
她堅貞不屈,強忍日寇慘無人道的酷刑直至犧牲,體現(xiàn)了中國婦女偉大的民族氣節(jié)。
10.①買②更加11.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綜合性學習1.偉大的中華民族;都德;就是民族的精神,是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借土地發(fā)出的2.參考示例:比喻及作用:《最后一課》中把掛在課桌的鐵桿上的“字帖”比喻成“好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小弗朗士此時已覺醒的愛國情懷。
《失根的蘭花》中用“失根的蘭花”比喻身處異國的炎黃子孫及其悲涼的處境。
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身為游子的悲苦心境,令人動容傷懷。
寫作啟示:從《最后一課》中學到:選取小的視角表現(xiàn)重大的主題;采用細致的心理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運用對比的手法。
從《失根的蘭花》中學到:文章惟有自然、真切,才能動人;借助恰當?shù)氖挛锉磉_自己的思想感情。
(各寫出一處即可)3.(1)成語:中流砥柱、鯉魚跳龍門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跳進黃河也洗不清(2)詩句如: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4.公眾參與,人人動手;一條蜿蜒的河流;滴水匯成江河。
5.示例:兩幅畫面:一幅圖名為“今日之黃河”,畫上黃土坡下黃水滾滾。
另一幅名為“未來之黃河”,畫上青山聳立,碧波蕩漾。
廣告詞: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黃河
讓渾水變成清水,讓黃坡變成綠地。
6.略第四單元
修改病句有幾種類型
修改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 一、病句的常見病因有8種:①用詞不當(含關(guān)聯(lián)詞);②搭配不當;③用詞重復;④詞序顛倒;⑤指代不明;⑥成分殘缺;⑦前后矛盾;⑧不合邏輯。
第一種,用詞不當類。
1、小明出席了市里的作文競賽。
2、我高興得坐立不安。
3、學校的操場擴張了不少。
4、張延雖然學習成績好,而且他一點也不驕傲。
5、我們學校展現(xiàn)出一批助人為樂的同學。
6、同學們都很愛護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7、詹天佑經(jīng)常獎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半點兒馬虎。
”8、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車,一個小學生連忙讓座,嘴里說:喂,老奶奶,坐這兒來
9、他出席了學校舉行的秋季運動會短跑競賽。
10、所有的同學都尊重小學生守則。
第二種,指代不明類。
1、老師把王虹和曉敏喊到跟前,對她說:“上課要積極發(fā)言。
”2、小麗和小華一起去上學,她在路上撿到一個錢包。
3、張文和王勤約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業(yè)。
4、李剛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經(jīng)常幫助他。
第三種,搭配不當類。
1、江心島的夜晚是人們乘涼的好地方。
2、“六一”節(jié)那天,同學們穿著新艷的衣服和紅領(lǐng)巾到學校參加慶祝活動。
3、城外聳立著一座小巧的房子。
4、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的革命事業(yè)。
5、劉平望見遠處的那架飛機,嗡嗡的聲音。
6、她圍著一條白圍巾,一件紅衣裳,好看極了。
病句有哪幾種類型,請舉例
走了全國很多城市,發(fā)現(xiàn)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小吃美食一條街,在這條擁擠狹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