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書籍的名言名句
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2、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狄德羅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4、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苦禪 5、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巴甫連柯 6、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
——烏申斯基 7、學(xué)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
——章學(xué)誠 8、學(xué)習(xí)永遠不晚。
——高爾基 9、書籍是前人的經(jīng)驗。
——拉布雷 10、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雨果
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書籍的名言名句
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2、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狄德羅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4、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苦禪 5、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巴甫連柯 6、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
——烏申斯基 7、學(xué)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
——章學(xué)誠 8、學(xué)習(xí)永遠不晚。
——高爾基 9、書籍是前人的經(jīng)驗。
——拉布雷 10、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雨果
小學(xué)課外名言有哪些
學(xué)習(xí)類格言: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董其昌·明代書法家)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3.學(xué)如。
4.書海有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惜時類格言: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2.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3.,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4.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愛國類格言: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顧炎武)(麥孟華) 2.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4.,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6.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 7.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合棺。
(陸游)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9.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李清照《夏日絕句》)道德修養(yǎng)格言: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壽《三國志》劉備語)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二年級小學(xué)生,喜歡什么名言警句
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二年級小學(xué)生,喜歡什么名言警句
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小學(xué)名言名句大全
學(xué)習(xí)類格言: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董其昌·明代書法家)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3.學(xué)如。
4.書海有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惜時類格言: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2.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3.,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4.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愛國類格言: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顧炎武)(麥孟華) 2.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4.,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6.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 7.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合棺。
(陸游)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9.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李清照《夏日絕句》)道德修養(yǎng)格言: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壽《三國志》劉備語)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誰能給我十句課外名言名句
1、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3、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尚書》)4、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7、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9、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中庸》)10、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中庸》)1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jīng)》)12、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尚書?大禹漠》13、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周易?乾》)14、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禮記》)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禮記?學(xué)記》) 16、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禮記?雜記下》)17、水至清則無魚,人之察則無徒。
(《禮記》) 18、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xué)記》) 19、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20、來而不往非禮也。
(《禮記》)2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禮記》)2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2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24、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詩經(jīng)?小雅》) 2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2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27、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28、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詩經(jīng)》) 29、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 30、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詩經(jīng)》)3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3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33、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論語》)34、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3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論語?述而》)3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3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3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40、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微子》)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衛(wèi)靈公》)4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43、,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4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45、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46、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4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49、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5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論語》)51、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5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53、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論語》)5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論語》)55、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論語》)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7、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 (《論語》)5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xí)乎
(《論語》)5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泰伯》)6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論語?子罕》)6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6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論語?里仁》)64、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
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 (《論語?雍也》)65、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6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論語》)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6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69、君子之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70、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72、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論語》)73、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 (《論語》)7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7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7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77、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78、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論語?衛(wèi)靈公》)7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 (《論語?子罕》)8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論語》)8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論語?衛(wèi)靈公》)82、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 (《論語》)83、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降至。
(《論語?述而》)84、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8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8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 8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孟子》)8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9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91、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孟子》) 92、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93、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孟子?梁惠王上》)94、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樓下》)95、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孟子?離樓下》)9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9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丑下》)9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之人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9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100、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