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蕩秋千的唯美句子
我獨自一人坐在秋千輕輕搖蕩。
曾經(jīng)的秋千上留下了太多童歡笑,我想起年前的一個深秋,那棵大樹下的秋千上,兩個女孩快樂的蕩著秋千,那是童年里最美麗的風(fēng)景,那是記憶中抹不掉的童趣。
小時候,父母經(jīng)常出差,留下孤零零的我,孤零零的待在家里。
童年的那段時間,是最無聊的,沒有快樂,沒有趣味。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大樹下一個蕩秋千的大姐姐在空中飛舞,像一只鳥兒,更像一只蝴蝶,快樂是她的翅膀,她飛的很高很高,秋天的陽光溫順的依偎在她的身上,一瞬間,她像一顆金色的流星,劃過藍色的天空,快樂緊緊的跟著她一起歡唱。
我被這快樂而有趣的秋千吸引住了,更被這個姐姐吸引住了,我走到她旁邊,用稚嫩的聲音對他說:“姐姐,我也想玩玩,好嗎
” “好啊。
”她爽快的答應(yīng)了。
我坐上秋千,“準備好了嗎
”她問。
“好了。
”我說。
姐姐的手用力一推,頓時,一種力量從身后涌來,我一躍而起,仿佛蕩入了云霄,然后蕩下來,帶著一陣風(fēng)。
“我飛嘍,我飛嘍,再高一點,再高一點
”我高興的喊著。
“好的。
”她也微笑著回應(yīng)著我。
“我又飛嘍~~~~~~~” 秋千越來越高,我們的笑聲也越傳越遠。
從那以后的每一天,我都會來這里,和那個大姐姐一起蕩秋千,風(fēng)吹動了我們的衣裙,公園里洋溢著我們的笑聲,那個秋天,那個秋千,就是我童年的幸福鍵,只要一觸,就趣味不斷。
仿佛一切令人魂牽夢系的往事歷歷重現(xiàn),我繼續(xù)回憶著那個夢幻的季節(jié)……我想,童年就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永不消失;童趣就是樹下?lián)u蕩的秋千,把所有的煩惱和不開心的記憶,隨著你的搖動,讓它們飄向天外。
帶秋千的詩詞 十首
還是你啊
老樣子哦【年代】:唐 【作者】: 【 題 】:病中多雨逢寒食水國多陰常懶出,老夫饒病愛閑眠。
三旬臥度鶯花月,一半春銷風(fēng)雨天。
薄暮何人吹(上咸下角)篥,新晴幾處縛秋千。
彩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
【年代】:唐 【作者】: 【 題 】:東樓南望八韻不厭東南望,江樓對海門。
風(fēng)濤生有信,天水合無痕。
(益鳥)帶云帆動,鷗和雪翻浪。
魚鹽聚為市,煙火起成村。
日腳金波碎,峰頭鈿點繁。
送秋千里雁,報暝一聲猿。
已豁煩襟悶,仍開病眼昏。
郡中登眺處,無勝此東軒。
【年代】:宋 【作者】:仇遠 【 題 】:薄幸眼波橫秀。
乍睡起、茸窗倦繡。
甚脈脈、闌干憑曉,一握亂絲如柳。
最惱人、微雨慳晴,飛紅滿地春風(fēng)驟。
記帕折香綃,簪敲涼玉,小約清明前后。
昨夢云何處,應(yīng)只在,春城迷酒。
對溪桃羞語,海棠貪困,鶯聲喚醒愁仍舊。
勸花休瘦。
看釵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攜手。
回文錦字,寄與知他信否。
【年代】:宋 【作者】:仇遠 【 題 】:兩同心踏青歸后,小步西園。
翠袖薄、新篁難倚,綠窗潤、弱絮輕黏。
春風(fēng)急,暮雨凄然。
早聽啼鵑。
憶昔幾度湖邊。
款曲花前。
約俊客、同傾鑿落,看游女、同上秋千。
春無主,落日低煙。
芳草年年。
【年代】:宋 【作者】:仇遠 【 題 】:西江月暗柳荒城疊鼓,小花靜院深鐙。
年年寒食可曾晴。
今夜晴猶未穩(wěn)。
豆蔻梢頭二月,杜鵑枝上三更。
春風(fēng)知得此時情。
吹動秋千紅影。
【年代】:宋 【作者】:儲泳 【 題 】:齊天樂東風(fēng)一夜吹寒食,枝頭片紅猶戀。
宿酒初醒,新吟未穩(wěn),憑久欄桿留暖。
將春買斷。
恨苔徑榆階,翠錢難貫。
陌上秋千,相逢誰認舊時伴。
輕衫粉痕褪了,絲緣馀夢在,良宵偏短。
柳線經(jīng)煙,鶯梭織霧,一片舊愁新怨。
慵拈象管。
待寄與深情,難憑雙燕。
不似楊花,解隨人去遠。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 題 】:浪淘沙又是春暮。
落花飛絮。
子規(guī)啼盡斷腸聲,秋千庭院,紅旗彩索,淡煙疏雨。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長聚。
碧池驚散睡鴛鴦,當初容易分飛去。
恨孤兒歡侶。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 題 】:踏莎行閑院秋千,又還拆了。
綠苔遍地青春老。
畫樓日晚燕歸巢,紅稀翠盛梅初小。
窈窕身輕,怎禁煩惱。
羅衣漸減怯風(fēng)峭。
韶華好景想多才,厭厭只為書音少。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 題 】:行香子細,碧玉枝纖。
初暖日、當乍晴天。
向武昌溪畔,於彭澤門前。
陶潛影,張緒態(tài),兩相牽。
數(shù)株堤面,幾樹橋邊。
嫩垂條、絮蕩輕綿。
系長江舴艋,拂深院秋千。
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煙。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 題 】:秦樓月\\\/憶秦娥香羅薄。
帶圍寬盡無人覺。
無人覺。
東風(fēng)日暮,一簾花落。
西園空鎖秋千索。
簾垂簾卷閑池閣。
閑池閣。
黃昏香火,畫樓吹角。
唐病中多雨逢寒食(水國多陰常懶出) 唐白居易東樓南望八韻(不厭東南望) 宋仇遠薄幸(眼波橫秀) 宋仇遠兩同心(踏青歸后) 宋仇遠西江月(暗柳荒城疊鼓) 宋儲泳齊天樂(東風(fēng)一夜吹寒食) 宋杜安世浪淘沙(又是春暮) 宋杜安世踏莎行(閑院秋千) 宋杜安世行香子(細) 宋范成大秦樓月\\\/憶秦娥(香羅?。?宋高觀國蘭陵王(灑虛閣) 宋高觀國杏花天(遠山學(xué)得修眉翠) 宋高觀國夜合花(斑駁云開) 宋葛長庚沁園春十一首(吹面無寒) 宋韓淲菩薩蠻十六首(春來晴雨常相半) 宋韓淲月宮春(柳嬌花妒燕鶯喧) 宋韓玉卜算子(楊柳綠成陰) 宋韓玉且坐令(閑院落) 宋賀鑄辨弦聲\\\/迎春樂(瓊瓊絕藝真無價) 宋賀鑄\\\/蝶戀花(挑菜踏青都過卻) 宋賀鑄憶仙姿\\\/如夢令十一首(白纻春衫新制) 宋賀鑄月先圓\\\/好女兒(才色相憐) 宋賀鑄暈眉山\\\/踏莎行(鏡暈眉山) 宋侯置漁家傲(過盡百花芳草滿) 宋黃廷璹蘭陵王(絮花弱) 宋黃廷璹齊天樂(十年漢上東風(fēng)夢) 宋驀山溪(朝來風(fēng)日) 宋江開杏花天(謝娘庭院通芳徑) 宋蔣捷絳都春(春愁怎畫) 宋蔣捷柳梢青(學(xué)唱新腔) 宋蔣捷喜遷鶯(游絲纖弱) 宋李處全驀山溪(梨花過雨) 宋康與之風(fēng)入松(畫橋流水欲平闌) 宋康與之舞楊花(牡丹半坼初經(jīng)雨) 宋李冠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 宋李結(jié)浣溪沙(花圃縈回曲徑通) 宋李萊老點絳唇(綠染春波) 宋李萊老浪淘沙(榆火換新煙) 宋李彭老木蘭花慢(正千門系柳) 宋李彭老清平樂(合歡扇子) 宋李彭老祝英臺近(杏花吹) 宋點絳唇(蹴罷秋千) 宋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宋怨王孫\\\/憶王孫(帝里春晚) 宋李元膺鷓鴣天(寂寞秋千兩繡旗) 宋李曾伯三五首(壁壘壯西塞) 宋劉辰翁蘭陵王(送春去) 宋劉辰翁烏夜啼(何年似永和年) 宋劉辰翁虞美人十八首(花心定有何人捻) 宋劉辰翁摘紅英(花朝月) 宋劉塤賀新郎(辦著春游費) 宋柳永促拍滿路花(香靨融春雪) 宋柳永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宋柳永黃鶯兒(煦色韶光明媚) 宋柳永拋球樂(曉來天氣濃淡) 宋樓采(露床轉(zhuǎn)玉) 宋樓采好事近(人去玉屏間) 宋樓采玉漏遲(絮花寒食路) 宋樓枎菩薩蠻(絲絲楊柳鶯聲近) 宋樓枎水龍吟(素蛾洗盡繁妝) 宋盧祖皋倦尋芳(香泥壘燕) 宋盧祖皋烏夜啼(漾暖紋波颭颭) 宋盧祖皋夜行船(暖入新梢風(fēng)又起) 宋陸游采桑子(寶釵樓上妝梳晚) 宋陸游滿江紅(危堞朱欄) 宋陸游烏夜啼(金鴨馀香尚暖) 宋陸游烏夜啼(世事從來慣見) 宋呂渭老(西池舊約) 宋呂渭老極相思(西園斗草歸遲) 宋呂渭老江城子(聞君見影已堪憐) 宋呂渭老惜分釵\\\/擷芳詞(春將半) 宋馬子嚴海棠春(柳腰暗怯花風(fēng)弱) 宋馬子嚴水龍吟(東君直是多情) 宋毛并滿江紅(潑水初收) 宋毛滂浣溪沙二四首(本是青門學(xué)灌園) 宋梅順淑望江南\\\/憶江南(風(fēng)漸軟) 宋蝶戀花二二首(百種相思千種恨) 宋洞天春(鶯啼綠樹聲早) 宋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宋歐陽修滿路花\\\/促拍滿路花(銅荷融燭淚) 宋歐陽修漁家傲四七首(八月秋高風(fēng)歷亂) 宋歐陽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宋彭履道蘭陵王(章臺路) 宋彭元遜蝶戀花(日晚游人酥粉涴) 宋彭元遜隔浦蓮近\\\/隔浦蓮近拍(夜寒晴早人起) 宋秦觀滿庭芳(曉色云開) 宋秦觀阮郎歸(褪花新綠漸團枝) 宋丘崈撲蝴蝶(鳴鳩乳燕) 宋史達祖南浦(玉樹曉飛香) 宋史達祖玉樓春(玉容寂寞誰為主) 宋舒亶浣溪沙(燕外青樓已禁煙) 宋舒亶木蘭花(琉璃一片春湖面) 宋宋祁好事近(睡起玉屏風(fēng)) 宋宋無名氏點絳唇十七首(春日芳心) 宋宋無名氏風(fēng)流子(淑景皇州滿) 宋宋無名氏滿江紅三六首(安樂窩中) 宋宋無名氏滿庭芳二七首(北斗將移) 宋宋無名氏莫思歸\\\/拋球樂(花滿名園酒滿觴) 宋宋無名氏秋千兒詞(小子里) 宋宋無名氏西江月四四首(八月秋中玉律) 宋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宋蝶戀花十五首(別酒勸君君一醉) 宋孫惟信晝錦堂(薄袖禁寒) 宋太尉夫人極相思令\\\/極相思(柳煙霽色方春) 宋譚意哥極相思令\\\/極相思(湘東最是得春先) 宋唐琬釵頭鳳(世情?。?宋萬俟詠戀芳春慢(蜂蕊分香) 宋萬俟詠三臺(見梨花初帶夜月) 宋萬俟詠武陵春(燕子飛來花在否) 宋萬俟詠卓牌兒\\\/卓牌子(東風(fēng)綠楊天) 宋王采蝶戀花(鏤雪成花檀作蕊) 宋王萬之踏莎行(柳外寒輕) 宋王之道滿庭芳(麥野青深) 宋王之道菩薩蠻(小庭過雨莓苔滑) 宋翁元龍瑞龍吟(清明近) 宋翁元龍西江月(山色低銜小苑) 宋吳潛(小亭徙倚) 宋吳潛南柯子\\\/南歌子(池水凝新碧) 宋吳文英朝中措(晚妝慵理瑞云盤) 宋吳文英丁香結(jié)(香裊紅霏) 宋吳文英風(fēng)入松(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 宋吳文英浪淘沙(燈火雨中船) 宋吳文英齊天樂(新煙初試花如夢) 宋吳文英青玉案(短亭芳草長亭柳) 宋吳文英如夢令(秋千爭鬧粉墻) 宋吳文英望江南\\\/憶江南(三月暮) 宋吳文英醉桃源\\\/阮郎歸(翠陰濃合曉鶯堤) 宋趙長卿謁金門(春睡足) 宋向子諲鷓鴣天十七首(斗帳歡盟不計年) 宋蕭允之點絳唇(花徑相逢) 宋謝懋憶少年(池塘綠遍) 宋□□□(鶯未老) 宋滿江紅三二首(半山佳句) 宋醉太平(態(tài)濃意遠) 宋徐□真珠簾(落紅幾陣清明雨) 宋許棐相見歡(繡圍春水錦籠山) 宋許棐虞美人(杏花窗底人中酒) 宋續(xù)雪谷念奴嬌(砌紅慵掃) 宋嚴仁蝶戀花(院靜日長花氣暖) 宋晏幾道采桑子二五首(白蓮池上當時月) 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催花雨小) 宋晏幾道浣溪沙二一首(唱得紅梅字字香) 宋晏幾道木蘭花十六首(阿茸十五腰肢好) 宋晏幾道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宋晏幾道菩薩蠻(嬌香淡染胭脂雪) 宋晏幾道生查子十二首(春從何處歸) 宋楊冠卿謁金門(傷漂泊) 宋俞國寶風(fēng)入松(一春長費買花錢) 宋曾覿鷓鴣天(故鄉(xiāng)寒食醉酡顏) 宋張輯倚秋千\\\/好事近(人在玉屏閑) 宋張矩應(yīng)天長(曙林帶暝) 宋張磐浣溪紗\\\/浣溪沙(習(xí)習(xí)輕風(fēng)破海棠) 宋張拭向湖邊(萬里煙堤) 宋張樞風(fēng)入松(春寒懶下碧云樓) 宋張先木蘭花十首(龍頭舴艋吳兒意) 宋張先青門引\\\/青門飲(乍暖還輕冷) 宋張孝祥長相思(小樓重) 宋張孝祥醉落魄\\\/一斛珠(輕黃澹綠) 宋張炎采桑子(西園冷罥秋千索) 宋張炎阮郎歸(鈿車驕馬錦相連) 宋張炎踏莎行(柳未三眠) 宋張炎玉蝴蝶(留得一團和氣) 宋張元干好事近(老去更思歸) 宋張元干蘭陵王(綺霞散) 宋張震驀山溪(青梅如豆) 宋張鎡蝶戀花(楊柳秋千旗斗舞) 宋張鎡宴山亭\\\/燕山亭(幽夢初回) 宋趙必
有古代美女蕩秋千的描寫嗎
不是詩詞哦
找現(xiàn)成的,俺來現(xiàn)寫一段吧: 話說娘閑來無事,又不想做手工和詞賦,就喚了丫鬟穎兒同至后花園中蕩秋千。
那度娘做在秋千的木板之上,丫鬟穎兒便上前推動起來。
秋千上的度娘在穎兒的推動下,越蕩越高,越蕩越快,轉(zhuǎn)眼間但見那度娘在起伏期間衣袂飄飄,宛若仙女下凡;桃腮粉紅,體態(tài)阿娜。
眼目流轉(zhuǎn),好似貂蟬轉(zhuǎn)世,看得家人也都呆了。
孟谷的兒童詩蕩秋千
蕩秋千孟谷我最喜歡蕩秋千,我站在秋千板上,蕩來蕩去,花裙子飄呀飄的,好像一只飛翔的彩蝶。
我緊緊地握住繩子,越蕩越高,差點兒就和天邊的青山握手。
我快樂地從高處朝下看,腳下?lián)u晃著的綠野就好像是一堆一堆拍打著海岸的波浪。
我最喜歡蕩秋千,雖然汗流滿面,但清風(fēng)總像在鼓勵我說:蕩高一點,再高一點
描寫“蕩秋千”的動作詞語有哪些
心曠神怡心花怒放輕輕松松放飛心情賞心悅目激情飛揚心隨舞動神情搖曳
蕩秋千的動作詞語描寫
點絳唇·蹴罷秋千》賞析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戔刬金釵溜。
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此詞為清照早年作品,寫盡少女純情的神態(tài)。
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態(tài)。
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后一剎那間的鏡頭。
此刻全部動作雖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蕩秋千時的情景,羅衣輕飏,象燕子一樣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妙在靜中見動。
“起來慵整纖纖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從秋千上下來后,兩手有些麻,卻又懶得稍微活動一下,寫出少女的嬌憨。
“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
“薄汗輕衣透”,她身穿“輕衣”,也就是羅裳初試,由干蕩秋千時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額上還滲有晶瑩的汗珠。
這份嬌弱美麗的神態(tài)恰如在嬌嫩柔弱的花枝上綴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露濃花瘦”一語既表明時間是在春天的早晨,地點是在花園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fēng)貌。
整個上片以靜寫動,以花喻人,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神態(tài)。
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態(tài)。
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動彈,突然花園里闖進來一個陌生人。
“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
“襪刬”,指來不及穿鞋子,僅僅穿著襪子走路。
“金釵溜”,是說頭發(fā)松散,金釵下滑墜地,寫匆忙惶遽時的表情。
詞中雖未正面描寫這位突然來到的客人是誰,但從詞人的反應(yīng)中可以印證,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和外部動作作了精確的描繪。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這一細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幾眼。
下片以動作寫心理,幾個動作層次分明,曲折多變,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
唐人韓偓《竿奩集》中寫過類似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見輕薄,“和羞走”現(xiàn)深摯;“手搓梅子”只能表現(xiàn)不安,“卻把青梅嗅”則可描畫矯飾;“映中門”似旁若無人,而“倚門”則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tài)婉然眼前。
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態(tài),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
全詞風(fēng)格明快,節(jié)奏輕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謂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