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動寫靜”的詩句有哪些
古人作詩注意字句的錘煉,了許多巧妙渾成的方法動為其方法之一。
以動寫靜,意境奇妙,能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天地。
古詩中以動寫靜的詩句很多,下面僅舉一些常見的。
一、以鳥鳴寫靜。
鳥鳴澗 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里以不時發(fā)出的幾聲鳥鳴,襯托出春之月夜鳥鳴洞的幽美寂靜,給人以空曠、靜謐之感。
二、以流水泉聲寫靜。
以澡游的泉水寫靜謐的山野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三、以人語聲寫靜。
鹿砦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這里的“空”當(dāng)幽靜講,“空山”指深山密林中很少有人來往,十分幽靜,這時的寂靜達(dá)到無以復(fù)加的程度,以致使人產(chǎn)生幻覺。
全詩突出了“靜”字,給人一種深幽的意吮美的感受。
四、最典型的以動寫靜。
題李凝幽居 唐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fù)言。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句。
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fèi)解。
詩人當(dāng)然不可能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
其實(shí),這正見出詩人構(gòu)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于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zhuǎn)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xiàn)象,來刻畫環(huán)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
倘用“推”字,當(dāng)然沒有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了。
古詩中以動寫靜的詩句還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動襯靜的古詩
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lián)描寫?zhàn)┰庐?dāng)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jié)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動靜的結(jié)合往往和襯托相關(guān)。
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
再比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花落、月出、鳥鳴突出了春澗的幽靜,王籍的《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也是以聲寫靜,以動襯靜。
“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是以動寫靜。
王維的詩句以靜寫動的有
以動寫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用山鳥的鳴叫寫出了春澗的幽靜)以靜寫動:遙看瀑布掛前川。
(掛字將動態(tài)的瀑布寫成了靜態(tài)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