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寫人的古詩
小兒垂釣作者: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xué)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
牧童作者: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怨情朝代:唐代作者:李白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江南逢李龜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關(guān)于寫人的句子
關(guān)于寫人的句子:1、他的眉毛時而緊緊地皺起,眉宇間形成一個問號;時而愉快地舒展,像個感嘆號。
2、奔跑,奔跑,奔跑
他的心激動著,他的痛快已經(jīng)不能用我們淺薄的語言來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動的歡暢。
3、小麗抿著嘴,弓著腰,躡手躡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將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麗高興得又蹦又跳。
4、他拼命忍住,緊閉著雙唇,跟孩子似的把嗚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淚還是涌上來,亮晶晶地擠在眼圈邊上,一忽兒功夫兩顆大淚珠離開眼睛,慢慢地順著兩頰流了下來。
5、李老師有一頭漂亮得頭發(fā),烏黑油亮,又濃又密,她站在陽光下,輕輕地一搖頭,那頭發(fā)就會閃出五顏六色地光環(huán)。
6、同學(xué)們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像幾十株花兒在靜悄悄地承受著辛勤園丁的澆灌。
7、他這個調(diào)皮鬼,書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樣。
8、她抑揚(yáng)頓挫地朗誦著,聲調(diào)優(yōu)美,娓娓動聽,舉座動容。
9、她鉆進(jìn)浩如煙海的書籍里,如魚兒進(jìn)入了大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10、她看見奶奶站起來,雙手抓著鍋蓋向上揭。
吃力地揭了幾次,才稍稍揭開一條縫。
一股濃煙從灶口沖出來,差點(diǎn)熏著奶奶的臉。
11、這位老漢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臉膛仍是紫紅色的,顯得神采奕奕。
他身穿嶄新的青布棉襖棉褲,頭上還包著一塊雪白的毛巾。
老漢蹲在地上,樂滋滋地抽著旱煙。
12、他那紅嘟嘟地臉蛋閃著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蘋果一樣。
13、她把一疊餛飩皮兒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頭挑一點(diǎn)餡兒,往皮兒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餛飩在我手中“誕生”了。
14、他地耳朵白里透紅,耳輪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勻稱,像是一件雕刻出來地藝術(shù)品。
15、玲玲不到兩歲,胖墩墩的。
紅撲撲的小臉蛋上,有一雙水靈靈的眼鏡。
小辮兒朝天翹著,粉紅色的發(fā)帶在頭上一顛一顛的,像兩只飛舞的彩蝶。
尤其逗人喜愛的,是她那張伶俐的小嘴。
16、他彎著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著,兩眼溜溜地轉(zhuǎn)動,尋找“突圍”的機(jī)會。
17、她在臟衣服上打上肥皂,就“哼哧哼哧”地搓起來,一個個小肥皂泡兒從衣服上冒出來,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大堆白沫子。
18、興奮和激動如同決了堤的洪水,浩浩蕩蕩,嘩嘩啦啦地從他的心理傾瀉了出來,他再也無法隱藏他的那份斯文了。
19、這孩子黑虎頭似的臉上,生著一對銅鈴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20、每縫高興的時候,他就容光煥發(fā),他那矮小、結(jié)實的身體像充了電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兩眼和皮膚增添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光彩。
寫人的詩句古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
—— 杜牧《雪中書懷》天子號仁圣,任賢如事師。
—— 杜牧《雪中書懷》偶應(yīng)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 劉基《題太公釣渭圖》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張籍《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