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董大作者送別的的詩句
《別董大》原文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
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
”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賤應(yīng)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
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diào)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fēng)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xiàn)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
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
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huán)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dān)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別董大》作者簡介 高適(700?—765),漢族。
盛唐詩人。
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
有《高常侍集》、《中興間氣集》等傳世。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并稱“高岑”。
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
別董大這首詩中可以表達送別朋友之情詩句是哪個
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表達送別朋友之情的詩句是“莫愁前路無知已”。
別離總是難分難舍,最怕是“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因此這一句既是關(guān)切,又是安慰。
別董大是一首送別詩,請寫兩句與送別友情相關(guān)的詩句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 王維《渭城曲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王維《送別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別董大是不是送別詩???
是送別詩別 高適 黃云白,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
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
”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賤應(yīng)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
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diào)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高適在巜別董大》一詩中用來勸慰離別友人不要憂傷的詩句是什么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這兩句以其內(nèi)心之真,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這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dān)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董庭蘭啊
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zhì)而豪爽。
又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所以是前兩句
像別董大的送別詩
《贈汪倫》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別》年代: 唐 作者: 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