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首表達(dá)愛意的詩句,,里面包含我愛陽陽四字,,寫的隱秘一些,,最好別一眼看出來,,
晨曦小院黃花香, 延綿竹籬排柳旁。
一畦菜花茅舍后, 兩架葡萄掩東窗。
包含“沐陽”兩個字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
道人不作陽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三曲君看駕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許,泡沫風(fēng)燈敢自憐。
四曲東西兩石巖,巖花垂露碧 毿。
金雞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
五曲山高云氣深,長時煙雨暗平林。
林間有客無人識,矣乃聲中萬古心。
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guān)。
客來倚棹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七曲移舟上碧灘,隱屏仙掌更回看。
卻憐昨夜峰頭雨,添得飛泉幾道寒。
八曲風(fēng)煙勢欲開,鼓樓巖下水縈回。
莫言此地?zé)o佳景,自是游人不上來。
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yù)期程。
秋風(fēng)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句中包含冷陽兩個字的,意境美一些的
1、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漠向昏黑——《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唐·杜甫2、吾家洗硯池頭個個花開淡墨痕——《墨梅》 元·王冕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4、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 先秦·屈原5、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離騷》 先秦·屈原6、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清·蔣士銓7、夢為遠(yuǎn)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無題四首》 唐·李商隱8、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草書屏風(fēng)》 唐·韓偓9、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fēng)騷——《戲為六絕句》 唐·杜甫10、就硯旋研墨——《思遠(yuǎn)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宋·晏幾道11、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馀跡——《悼亡詩三首》 魏晉·潘安12、墨云拖雨過西樓——《江城子·墨云拖雨過西樓》 宋·蘇軾13、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題畫梅》 清·李方膺14、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別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15、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歸信吟》 唐·孟郊16、墨痕香,紅蠟淚——《更漏子·秋》 宋·張淑芳17、吾觀蘇令綽,朱墨一何工——《古詞二首(一作諷古)》 唐·劉禹錫18、墨綠衫兒窄窄裁——《浣溪沙·墨綠衫兒窄窄裁》 宋·黃機(jī)19、搗就征衣淚墨題——《杵聲齊·砧面瑩》 宋·賀鑄20、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北征》 唐·杜甫21、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南歌子·香墨彎彎畫》 宋·秦觀22、庾亮恃才高更逸,方聞墨翰已成章——《月》 唐·方干23、沈宋橫馳翰墨場,風(fēng)流初不廢齊梁——《論詩三十首·其八》 金·元好問24、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宋·陸游25、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納蘭性德26、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zhí)肚邎@春·答九華葉賢良》 宋·劉克莊27、毫墨時灑落,探玄有奇作——《贈參寥子》 唐·李白28、翠鏡啼痕印袖,紅墻醉墨籠紗——《烏夜啼·離恨遠(yuǎn)縈楊柳》 金·劉迎29、墨翟且停車,展季猶咨嗟——《輕薄篇》 魏晉·張華30、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南山詩》 唐·韓愈31、梅市舊書,蘭亭古墨,依稀風(fēng)韻生秋——《望海潮·四之二》 宋·秦觀32、茜袖啼痕數(shù),香箋墨色新——《無題》 唐·韓偓33、翰墨戢閑案,相與數(shù)離逖——《嬌女詩》 魏晉·左思34、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宿遷道中遇雪》 宋·陸文圭35、可堪醉墨幾淋浪——《鷓鴣天·送元濟(jì)之歸豫章》 宋·辛棄疾36、當(dāng)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綺寮怨·上馬人扶殘醉》 宋·周邦彥37、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病起荊江亭即事》 宋·黃庭堅墨字意思:名詞性1、會意兼形聲。
從土,從黑,黑亦聲。
本義:書畫所用的黑色顏料,用松煙等原料制成。
墨,書墨也。
――《說文》舐筆和墨。
――《莊子·田子方》史占墨。
――《周禮·占人》致其墨。
――《周禮·卜師》。
注:“熟灼之,明其兆。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種);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妝(臉部以墨化妝);墨路(墨線)2、指詩文或書畫墨客降席,再拜稽首。
――揚(yáng)雄《長楊賦》又如:墨君竹(墨繪之竹);文墨;遺墨;墨兵(指史書;指書畫詩文);墨妙(精妙的文章、書法和繪畫);墨帖(法帖。
指名家法書的拓本或印本)3、繩墨。
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線墨丈尋常之間。
――《國語·周語》物仰其墨。
――《太玄·法》。
注:“謂繩墨也。
”又如:墨斗(木工畫直線的工具);墨路(墨線。
木工畫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線)4、中國古代五刑之一。
刺刻面額,染以黑色,作為懲罰的標(biāo)記。
商周叫“墨刑”,秦漢叫“黥刑”墨者,墨其額也。
――《白虎通·五刑》墨罪五百。
――《周禮·司刑》。
注:“黥也。
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5、指墨家。
戰(zhàn)國時期的重要學(xué)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創(chuàng)如:墨者(墨家的門徒和學(xué)者)6、通“纆”。
繩索徽以糾墨。
――揚(yáng)雄《解嘲》7、通“莫”,又為姓氏。
據(jù)范文瀾《中國通史》記載:“河南西平有冶爐城,有棠溪村,都是韓國著名鑄劍處。
西平有龍淵水,淬刀劍特堅利。
”據(jù)《漢典》釋義:墨陽,古代美劍名。
墨陽本地名,其地產(chǎn)劍,因以名劍。
《楚詞》十七卷有“攝衣兮緩帶,操我兮墨陽。
墨陽,劍名。
”史書中也有莫(墨)姓有“雌雄墨陽劍;衍源鉅鹿堂” 的宗祠通用聯(lián)。
可見,墨通莫,又為姓氏。
形容詞性1、黑色墨,黑也。
——《廣雅·釋器》面深墨。
——《孟子·滕文公上》臣觀吳王之色類有大憂。
——《國語·吳語》。
注:“傳曰:‘肉食者無墨。
’今吳王有墨。
墨,黑氣也。
”其色墨。
——明·魏學(xué)洢《核舟記》俄傾風(fēng)定云墨色。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墨以葬文公。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于是始墨。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又如:墨绖(黑色的喪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喪服);墨灰(黑灰色)2、貪污,不廉潔貪以敗官為墨。
——《左傳·昭公十四年》墨者多自免去。
——清·張廷玉等《明史》又如:墨臣(貪贓不法的臣子);墨吏(貪官污吏)3、通“默”。
不語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荀子·解蔽》孔靜幽墨,冤結(jié)紆軫兮。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形容冬陽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登樂游原》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隱 一陣西風(fēng)吹雨散,夕陽還在水邊明。
——《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劉秉忠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楚天遙帶過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 青山依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