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云字的古詩詞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誰寄來,燕字回時,月滿西樓。
”蘇軾的《望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李賀《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張元千《賀新郞》“涼生柳岸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王維《終南別業(yè)》“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馮子振《鸚鵡曲》“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云起處。
”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張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
”王之渙《塞上曲》“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柳永《少年游》“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柳永《望海潮》“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于人便青眼。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
”蘇軾《江城子》“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含有云字的詩句
云的詩句帶有云字的詩句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出處:賈島《尋隱者不遇》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出處: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處: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4)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出處:李白《獨坐敬亭山》5)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出處: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6)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出處: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7)大風起兮云飛揚。
——出處:劉邦《大風歌》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出處:杜牧《山行》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云的詩句——出處:王安石《登飛來峰》10)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出處: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1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出處:李賀《雁門太守行》1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出處: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1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出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4)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處: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15)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處: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16)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出處: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17)明月
搜集帶有云的古詩句至少十句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出自唐·賈島《尋隱者不遇》2、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出自唐·李白《渡荊門送別》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4、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出自唐·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5、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出自唐·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6、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
——出自唐·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7、雁在弓前落,云從陣后浮。
——出自唐·孔紹安《結(jié)客少年場行》8、江火明沙岸,云帆礙浦橋。
——出自唐·祖詠《泊揚子津》9、鳥散茅檐靜,云披澗戶斜。
——出自唐·楊師道《還山宅》10、云天猶錯莫,花萼尚蕭疏。
——出自唐·杜甫《遠懷舍弟穎、觀等》11、仲冬邊風急,云漢復霜棱。
——出自唐·陳子昂《登薊城西北樓送崔著作融入都》12、冰泉懸眾壑,云路郁千盤。
——出自清·施閏章《雪中望岱岳》13、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出自唐·孟浩然《途次望鄉(xiāng)》14、云帆轉(zhuǎn)遼海,粳稻來東吳。
——出自唐·杜甫《后出塞五首》15、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陽微。
——出自唐·劉長卿《送舍弟之鄱陽居》16、陽烏出海樹,云雁下江煙。
——出自唐·沈佺期《早發(fā)平昌島》17、庭下陳瓜果,云端聞彩車。
——出自宋·汪洙《神童詩》18、登臺觀氣象,云物喜呈祥。
——出自宋·汪洙《神童詩》19、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出自唐·布燮《思鄉(xiāng)作》20、巖岫深嶂中,云雷竟日下。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1、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纓。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2、出語無知解,云我百不憂。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3、云光好法師,安角在頭上。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4、余問神仙術(shù),云道若為比。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5、時人尋云路,云路杳無蹤。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6、欲知云路處,云路在虛空。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7、松月颼颼冷,云霞片片起。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8、迥聳霄漢外,云里路岧峣。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29、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30、霧青山月曉,云白海天秋。
——出自唐·張祜《題虎丘寺》31、月為開帳燭,云作渡河橋。
——出自唐·清江《七夕》32、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出自唐·岑參《初至犍為作》33、云山過海半,鄉(xiāng)樹入舟中。
——出自唐·尚顏《送樸山人歸新羅》34、絳唇漸輕巧,云步轉(zhuǎn)虛徐。
——出自唐·杜牧《張好好詩》35、云輕歸海疾,月滿下山遲。
——出自唐·崔曙《途中曉發(fā)》36、雛既邐迤飛,云間聲相呼。
——出自唐·賈島《義雀行和朱評事》37、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38、地咽綿川冷,云凝劍閣寒。
——出自唐·盧照鄰《大劍送別劉右史》39、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出自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40、一朝坐空室,云霧生其間。
——出自唐·韓愈《謝自然詩》41、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出自唐·李白《太原早秋》42、恩光照拙薄,云漢希騰遷。
——出自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43、云起爭峰勢,花交隱澗枝。
——出自唐·張喬《商山道中》44、云月有歸處,故山清洛南。
——出自唐·許渾《長安早春懷江南》45、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
——出自唐·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頂》46、中林子規(guī)啼,云是古蜀帝。
——出自唐·鮑溶《子規(guī)》47、四啼玄冥冬,云物慘不霽。
——出自唐·鮑溶《子規(guī)》48、云何救根株,勸農(nóng)均賦租。
——出自唐·白居易《東坡種花二首》49、云何茂枝葉,省事寬刑書。
——出自唐·白居易《東坡種花二首》50、云侵帆影盡,風逼雁行斜。
——出自唐·馬戴《江行留別》51、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
——出自唐·杜甫《江亭》52、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出自唐·皇甫冉《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53、云間迷樹影,霧里失峰形。
——出自唐·王勃《易陽早發(fā)》54、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
——出自唐·李白《姑孰十詠·丹陽湖》55、云日遙相對,川原無不通。
——出自唐·謝勮《游爛柯山》56、云扃掩苔石,千古無人賞。
——出自唐·謝勮《游爛柯山》57、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出自唐·周賀《冬日山居思鄉(xiāng)》58、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
——出自唐·李白《塞下曲六首》59、云濕淮南樹,笳清泗水樓。
——出自唐·喻坦之《晚泊盱眙》60、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出自唐·劉長卿《清明后登城眺望》61、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
——出自南北朝·謝靈運《登江中孤嶼》62、回波送神曲,云雨滿瀟湘。
——出自唐·李希仲《東皇太一詞》63、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64、云密連江暗,風斜著物鳴。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65、水含秋夜靜,云帶夕陽高。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66、帆翅初張?zhí)?,云鵬怒翼同。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67、風好來無陣,云開去有蹤。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68、樓空人不歸,云白去時衣。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69、風雨正甘寢,云霓忽曉晴。
——出自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70、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出自唐·高適《送魏八》71、云濕幽崖滑,風梳古木香。
——出自唐·王元《登祝融峰》72、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出自兩漢·佚名《孔雀東南飛》73、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出自南北朝·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74、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出自唐·李白《送友人入蜀》75、月明垂葉露,云逐渡溪風。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76、云氣接昆侖,涔涔塞雨繁。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77、云凝愁半嶺,霞碎纈高天。
——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78、日岫高低影,云空點綴陰。
——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79、云煙橫極浦,花木擁回廊。
——出自唐·劉商《題山寺》80、云中來雁急,天末去帆孤。
——出自唐·江為《岳陽樓》81、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出自唐·李白《登峨眉山》82、一鳥海上飛,云是帝女靈。
——出自唐·岑參《精衛(wèi)》83、云鴻方警夜,籠雞已鳴曉。
——出自唐·元稹《表夏十首》“云”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1、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出自唐·李白《夜泊牛渚懷古》2、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出自唐·李白《贈孟浩然》3、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云。
——出自唐·杜甫《別房太尉墓》4、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出自唐·杜甫《望岳》5、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
——出自唐·常建《宿王昌齡隱居》6、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出自唐·張祜《題潤州金山寺》7、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
——出自唐·徐鉉《春分日》8、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云。
——出自唐·王貞白《廬山》9、朝氣和楚云,夕陽映江樹。
——出自唐·劉長卿《晚次湖口有懷》10、靜境無濁氛,清雨零碧云。
——出自唐·孟郊《桐廬山中贈李明府》
帶云字的詩句
云的詩句帶有云字的詩句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出處:賈島《尋隱者不遇》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出處: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處: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4)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出處:李白《獨坐敬亭山》5)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出處: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6)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出處: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7)大風起兮云飛揚。
——出處:劉邦《大風歌》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出處:杜牧《山行》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云的詩句——出處:王安石《登飛來峰》10)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出處: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1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出處:李賀《雁門太守行》1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出處: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1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出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4)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處: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15)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處: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16)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出處: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17)明月
有沒有字比較好寫并且是五言絕句的古詩
1、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鄉(xiāng)。
——《靜夜思》 2、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渡荊門送別》 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5、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
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獨漉篇》 6、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把酒問月》 7、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8、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 9、我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夢游天姥吟游別》 10、揚兵獵月窟。
11、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12、風催寒梭響,月入霜閨悲。
——《獨不見》 13、雪霽萬里月,云開九江春。
——《避地司空原》 14、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15、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 16、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17、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18、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關(guān)山月》 19、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2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