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和意境的區(qū)別
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的意思是,兩地的青山同承蔭蔽,同受雨露潤澤,你看到的那個月亮正是我看到,雖然分隔兩地,但“千里共嬋娟”,我們的心意是相通的。
這句詩一般是用來寄給遠方的好友或心上人,以解相思之情,希望遠方的朋友、戀人不要因為地理原因而對自己的感情有所淡忘。
語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
“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
這兩句詩表達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
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所以這句詩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手法,需要指出的是句中“天際流”部分屬于“夸張”的修辭手法,但就全句詩整體而言,“借代”更為貼切、全面。
《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中表現(xiàn)友情的詩句是哪一句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李白送別孟浩然詩寫下了____,____表達離別之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
“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
這兩句詩表達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
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
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
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全詩沒一個離別,但又句句寫著離別;沒有直接抒情,但卻處處透著深情。
言有盡而意無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明方孝孺《吊李白詩》云:詩成不管鬼神泣,筆下自有煙云飛。
以此來括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送別詩的神韻,也是很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