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做人之道的經(jīng)典詩詞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人生在世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為人處世之道
為人處事的22句話
1.看穿說穿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數(shù)就好了必要說出來
2.高興,就笑,讓大知道。
悲傷,就假裝什么也沒發(fā)生
3.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 ,對別人要寬容 ,能幫就幫, 千萬不要把人逼絕了 ,給人留條后路~~~4.快樂最重要,何人、何物、何事使你快樂,你就同他們在一起。
何物讓你不快樂,你就離開他。
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離開他。
5.不要老在別人面前傾訴你的困境袒露你的脆弱
6.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關(guān)鍵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
得到想要的,肯定會失去另外一部分。
如果什么都想要,只會什么都得不到。
7.我喜歡一位朋友說的這句“善忘是一件好事。
” 8.兩個人同時犯了錯,站出來承擔(dān)的那一方叫寬容,另一方欠下的債,早晚都要還。
9.自己不喜歡的人,可以報(bào)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歡的人,那就隨便怎么樣了,因?yàn)槟愕南矏蹠跻矒醪蛔〉亓髀冻鰜怼?/p>
10.不要做刺猬 ,能不與人結(jié)仇就不與人結(jié)仇 ,誰也不跟誰一輩子 ,有些事情沒必要記在心上 11.學(xué)會妥協(xié)的同時,也要堅(jiān)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則 12.不要停止學(xué)習(xí)。
不管學(xué)習(xí)什么,語言,廚藝,各種技能 13.錢很重要,但不能依靠男人或父母,自己一定要保持一定賺錢的能力~~~ 14.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體中的力量,因?yàn)楫?dāng)你選擇離開時,就會發(fā)現(xiàn)即使沒有你,太陽照常升起.... 15.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
16.即使輸?shù)袅艘磺?,也不要輸?shù)粑⑿Α? 17.不管做了什么選擇,都不要后悔,因?yàn)楹蠡谝灿谑聼o補(bǔ)
18.不要因?yàn)闆_動說一些過激的話
19.不要輕易許下承諾,做不到的承諾,比沒許下更可惡。
20.不要覺得不了解也會有愛情。
在不了解的時候,我們僅僅是喜歡,達(dá)不到愛情。
當(dāng)彼此的缺點(diǎn)暴露出來以后,很多時候這喜歡也就會結(jié)束了
21.說話時可以很直接,人很直爽,總比虛偽好。
22.對自己好一點(diǎn),心情不好的時候,什么都別考慮,去吃自己愛吃的吧。
靜觀其變不失為處世之道 對應(yīng)的 詩句
以靜制動可謂是應(yīng)變上策
關(guān)于待人處事的詩句
1、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這是顏回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態(tài)度2、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語出《尚書》3、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語出《論語》4、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存心使別人得到好處,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也容易和睦相處,存心使別人得到災(zāi)禍,即使是父子也會彼此離心,相互怨恨——語出《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5、圣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圣人和眾人沒有高下之分。
——語出李贄《焚書。
復(fù)京中朋友》6、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對違反你意志的話,一定要看它合乎道義的方面;對順從你意志的話,一定要看它不合乎道義的方面。
——語出《尚書》7、眾怒難犯,專欲難成——語出《左傳》8、來而不往非禮也——語出《禮記》9、言則我從,斯我之賊順從我說話的人,這是害我的人。
——語出宋張孝祥《取友銘》10、苦言藥也,甘言疾也聽取逆耳之言有益,愛聽奉承話有害。
——語出《史記》先整理到此,如果有需要再說,希望能有用。
反映儒家待人接物處世之道的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Force nobody to do something that yourself wouldn't like to .
為人處世 論語詩句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論語》 2.當(dāng)仁,不讓于師。
——《論語》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論語》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8.學(xué)而不思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 9.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悅乎
——《論語》 10.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1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周易》 1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14.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19.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20.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22.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24.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26.三思而后行。
——《論語》 27.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論語》中包含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值得我們細(xì)細(xì)體會。
如什么詩句。
1.三思而后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做一切事情之前要再三思考,然后才可以行動。
2.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出自《論語·陽貨》。
人的本能最初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來生活環(huán)境及習(xí)染的不同而相差得越來越遠(yuǎn)。
《論語》中的10條經(jīng)典哲理,為人處世之道
18-08-02 新風(fēng)閣 + 關(guān)注獻(xiàn)花(0) 收藏 一、三思而后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做一切事情之前要再三思考,然后才可以行動。
二、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出自《論語·陽貨》。
人的本能最初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來生活環(huán)境及習(xí)染的不同而相差得越來越遠(yuǎn)。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美圖3、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
既然使四面八方的人民來了,就要讓他們安居樂業(yè)。
4、君子惠而不費(fèi),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出自《論語·堯曰》。
君子能夠因勢利導(dǎo)給眾人恩惠而自己沒有破費(fèi);能夠讓他人勞動工作而不產(chǎn)生怨言;有正當(dāng)?shù)挠回澙罚恍牡仄胶投或湴?;保持威?yán)而不兇猛。
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有志向且講仁義的人,沒有因?yàn)樨澤滤蓝鴵p害“仁”的,卻有獻(xiàn)出生命來保全“仁”的。
6、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現(xiàn)在我對一個人,不僅僅聽他怎樣說,還要看他如何做。
7、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出自《論語·顏淵》。
一個人的生死自有命運(yùn)安排,富貴來自上天的主宰。
這句話是一種宿命論觀點(diǎn),今日已不足取。
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出自《論語·顏淵》。
不符合禮的準(zhǔn)則的東西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
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
出自《論語·公冶長》。
腐朽了的木頭已不可以雕刻,正如糞土一樣的墻不可以再粉刷。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論語·為政》。
我十五歲時開始有志于研究學(xué)問,三十歲就能夠在社會上自立,四十歲時由于知識豐富,善辨是非而不致迷惑,五十歲已經(jīng)理解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講話就能明白它的真正含義;七十歲時能夠隨心所欲而不觸犯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