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太陽的詩句
1、日光斜照集靈臺(tái),紅樹花迎曉露開。
——《集靈臺(tái)二首》張祜2、日暮蒼山遠(yuǎn)寒白屋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3、柘袍臨池侍三千,紅妝照日光流淵。
——《書韓干牧馬圖》蘇軾4、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寄贊上人》杜甫5、竹里繰絲挑網(wǎng)車,青蟬獨(dú)噪日光斜。
——《南園十三首》李賀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日日》李商隱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李白8、嘆息西窗過隙駒,微陽初至日光舒。
——《窗日》黃庭堅(jiān)9、為憂鵩鳥至,只恐日光斜。
——《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10、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
——《李花二首》韓愈11、日光微漏潭見底,水氣上薄云成堆。
——《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陸游1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樂游原》李商隱13、驚近白日光,慚非青云器。
——《初授拾遺》白居易1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15、戈船破浪飛,鐵騎射日光。
——《江上對(duì)酒作》陸游16、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愛。
——《自在》白居易17、浮云翳日光。
悲風(fēng)動(dòng)地起。
——《雜詩》曹植18、低昂黃金杯,照耀初日光。
——《黃葵》蘇軾1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qǐng)A。
——《使至塞上》王維20、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絕句》杜甫21、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
——《詠紅柿子》劉禹錫22、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
——《早春即事》白居易23、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李茂貞園》蘇軾2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憶江南》白居易2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憶江南》白居易26、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樂府?陌上?!?7、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28、淺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參天陰翳長。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29、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30、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別董大》高適31、旁映白日光,縹緲輕霞容。
——《第三峰》常建32、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云浮日光。
——《即事》杜甫33、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浪淘沙望海》納蘭性德34、兩岸青山相對(duì)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李白35、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春光》李商隱36、波弄日光翻上棟。
窗含煙景直浮空。
——《題碧藻軒》唐寅3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登鸛雀樓》王之渙38、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登鸛雀樓》王之渙39、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
——《相和歌辭?采菱行》劉禹錫40、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憶江南》4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42、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憫農(nóng)》43、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樂游原》44、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山行》45、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
——《相和歌辭?采菱行》46、波弄日光翻上棟。
窗含煙景直浮空。
——《題碧藻軒》47、淺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參天陰翳長。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48、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春光》49、竹里繰絲挑網(wǎng)車,青蟬獨(dú)噪日光斜。
——《南園十三首》50、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
——《李花二首》51、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浪淘沙望?!?2、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李氏園》53、嘆息西窗過隙駒,微陽初至日光舒。
——《窗日》54、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
——《早春即事》55、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寄贊上人》56、戈船破浪飛,鐵騎射日光。
——《江上對(duì)酒作》57、日光微漏潭見底,水氣上薄云成堆。
——《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58、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日日》59、柘袍臨池侍三千,紅妝照日光流淵。
——《書韓干牧馬圖》60、低昂黃金杯,照耀初日光。
——《黃葵》61、旁映白日光,縹緲輕霞容。
——《第三峰》62、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云浮日光。
——《即事》63、日光斜照集靈臺(tái),紅樹花迎曉露開。
——《集靈臺(tái)二首》64、驚近白日光,慚非青云器。
——《初授拾遺》65、為憂鵩鳥至,只恐日光斜。
——《和春深二十首》66、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愛。
——《自在》67、浮云翳日光。
悲風(fēng)動(dòng)地起。
——《雜詩》68、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qǐng)A。
——《使至塞上》70、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樂游原》71、重重疊疊上瑤臺(tái),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花影》72、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
——《東狼山》73、太陽夙夜降。
少陰忽已升。
——《為顧彥先作詩》74、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戀太陽。
——《己亥雜詩》75、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
昔如松柏獨(dú),今作蒲柳衰。
——《秋日雜興》76、月與太陽合朔時(shí),陽烏飛上桂樹枝。
——《和吳沖卿學(xué)士石屏》77、太陽無偏照,自然虛白生。
不向搖落地,何憂歲崢嶸。
——《歲寒堂三題其一》78、修煉豈教人世識(shí),歸真本是太陽居。
——《逍遙詠》79、一點(diǎn)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春日好》80、夕陽方在半,忽墮亂流中。
——《登吳山望江》81、煙中列岫青無數(shù),雁背夕陽紅欲暮。
——《玉樓春》82、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送邢桂州》83、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tái)》8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次北固山下》8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86、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竹枝詞》87、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漁家傲》88、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89、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桿樓閣簾櫳。
——《天凈沙春》
關(guān)于“秋天太陽”的詩句有什么
秋天的太陽特別的誘人秋天的太陽特別的誘人我喜歡秋天。
因?yàn)榍锾斓奶柼貏e的誘人。
秋風(fēng)陣陣,夾帶著絲絲涼爽,又彌漫著微微的暖意。
秋天的太陽很熱,尤其是在中午,夾雜著悶燥的熱浪,象火一般地傾灑在人們的臉上、胳膊上、手上、腳上…….好象要把人們烤焦、烤熟一樣,人們抹一把臉上的汗珠,不禁輕嘆一口氣,怎么秋天來了,還是這般的熱
這般的煩
聽著人們的怨嘆,太陽笑了,笑得臉更紅了。
太陽的笑聲傳到莊稼的耳朵里,莊稼笑了,高梁笑紅了臉,玉米笑開了花,谷穗笑彎了腰 …… 秋天的太陽很辣。
秋天的太陽象一個(gè)渾身散發(fā)著火一般熱情的魔力舞女,她豪爽地一絲不留地把熱情獻(xiàn)給了大地、大地上的人們、大地上的萬物,辛辣的熱情彌漫在空氣中、彌漫在樹葉縫隙間、彌漫在花草嬌媚的笑臉上。
秋天的太陽很直、很爽,象一個(gè)心地純潔、不諳世事的孩子,從不把自己的歡樂保留,也從不把自己的悲傷隱藏。
她笑了,笑得那么開心、那么燦爛、那么美麗,她的笑容總是讓你難以抗拒;她哭了,哭得那么憂婉,哭得那么傷心,時(shí)而充滿了啜泣、感傷,時(shí)而又是淚珠傾泄,象無法阻隔的洪水,宣泄著內(nèi)心深處的憂郁與積怨。
秋天的太陽很暖,象一床絲絲軟軟的被子覆蓋在人們的身上,暖洋洋、綿融融的,充滿了睡意。
秋天的太陽象一個(gè)喜歡做客的客人,總是悄悄地透過你家的門窗,來到你家的床上,愛撫著床上玩耍的嬰兒、午睡的大人。
秋天的太陽很溫柔,她脈脈含情地拂耀著大地、大地上的辛勤勞作的人們、大地上生機(jī)盎然的萬物,她從來都是那樣地柔柔細(xì)細(xì)、飄飄灑灑,眼中充滿了憐惜、充滿了溫情。
她象一個(gè)慈祥的老者,用自己寬闊的胸懷、仁愛的心胸疼愛著世上的人們、世上的花花草草。
她象一位和藹的父親,總是那樣地充滿了寬容與愛護(hù)。
她象一個(gè)癡情的女子對(duì)你訴說著那無盡的綿綿愛意,她總是將她的愛、將她的情絲絲柔柔地融進(jìn)你的心里。
秋天的太陽很美。
清晨,推開窗子,看到自東而西緩緩飄灑過來的陽光,是那么的清,那么的澈,那么的柔,那么的美。
清晨的陽光悠然地升到天空上,悄悄地,緩緩地照在樹梢上,灑在那層層密密的樹葉里,飄進(jìn)那樹梢上的鳥巢里,小鳥醒了,葉子笑了,空中蕩漾著小鳥委婉的歌聲,回蕩著樹葉爽朗的笑聲。
中午的太陽多了幾分激情,她象一個(gè)優(yōu)雅的舞娘,盡情地?fù)]舞著長長的衣袖,拂蕩著莊稼身上的疲憊,拂掃了人們心中的乏與累。
中午的陽光雖然很辣,但是透而澈,沒有了難耐的潮濕與煩悶。
中午的陽光充滿了溫情,充滿了愛意。
傍晚的太陽則象一個(gè)不忍離去的含情脈脈的戀人,是那么的溫柔,又是那么的充滿詩意。
夕陽點(diǎn)點(diǎn),余輝漫漫,難舍人間深情郎。
太陽是萬物之神,秋天的太陽更是諸神中的精靈。
秋天的太陽美麗、溫柔、瀟灑而又多情。
有關(guān)秋天太陽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滾滾來裊裊兮秋風(fēng)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風(fēng)吹拂。
洞庭:洞,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動(dòng)。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
若在遠(yuǎn)行:好象人在遠(yuǎn)行之中。
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fēng)辭》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yuǎn)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guān)。
眺:遠(yuǎn)望。
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nèi)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
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fēng)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guān),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fēng)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shí)維九月,序?qū)偃?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shí)節(ji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
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lán)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fēng)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zèng)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yuǎn)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zèng)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fēng)嚴(yán)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duì)雨感時(shí)見贈(zèng)》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duì)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xiàn)一片深秋景色。
描寫秋天太陽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